春节过后的正月,好像一首诗、一幅漫画,把村庄写入诗中,再注入多彩缤纷的画中,仿佛大地突然间美了,诗情画意充分体现其中。村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景,大门上的大红灯笼、诱人眼球的大红对联、左右贴的秦琼、敬德门神,都栩栩如生站立两旁。仿佛是不出钱的门卫守护着美丽如花的院落。
每年大年三十日,母亲端上一个不大的木盘,里面放着香、表、小红蜡,还有给墙上贴的六神(天爷、灶爷、土贴爷、财神爷、井王爷、仓神爷),母亲口中念念有词,灶爷跟前是上天言好事、土贴爷是进门一老仙、财神爷是日进斗金等等,我听着听着偷偷笑了,母亲瞪了我一眼,吓的我赶紧跑了。
大年初一已过,待客成了家家户户的大事。一年到头了,相互在一块儿坐坐,聊聊天、拉拉家长、说些知心话。女人们走到一起也拜子长、底子短地打开了话匣子,没完没了地说着。给新年带来了快乐,小孩穿着新衣服,手拿着各种花炮,快乐地放着。那炮一响,小孩又双手堵着耳朵。村庄那欢乐的笑声,臊子面的香味,回荡在农家小院、大街小巷。
正月寒风刺骨,西北风冻得我耳朵发疼,脸都冻青了,手脚麻木了,但我心是火热的。我期盼着客人的到来,不知向门外跑了多少回,期盼着今天多来点客人,越多越好,特别是我喜欢的客娃娃——弟弟妹妹。我留下我心爱的花炮,等他们来了共同分享,共同听那震耳欲聋的炮声。
待客不知从什么时候兴起,也无可考究,但一代代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
儿时的我,从小就喜欢走亲戚,就是今天你去我家,明天我去你家,有时走亲戚晚上也不回去,第二天一块儿又去他家。
我懂事后,父亲母亲就领我跟年集,准备待客的东西。那时候农村人多,年集也很大,一到腊月,天天有人跟集,今天买这个,明天买那个。反正到大年三十日还没有买够,无外乎都是葱、蒜苗、红萝卜。最后父亲等肉便宜了再割几斤肉。用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一年到头了,过年待客,要给客吃好些,穷富不在这一天。”
年集人太多,那时小偷也多。记得有一年,母亲给我看上了一件衣服,去了那个摊位两次,好不容易把价格磨(商量)好了。母亲从衣服下面一掏钱,发现钱不见了。衣服下一条长长的口子,小偷不知什么时候,把母亲的衣兜割破,把钱偷走了。我一看母亲大惊失色,忙问怎么了,母亲说把给我准备买衣服的五块钱丢了,我一看母亲眼泪汪汪的样子忙说:“妈,衣服我不要了,这身衣服就可以了。”那时的五块钱,可值钱了。
那时候的过年,是娃娃伙的天下。用农村话说,这些娃就猴疯了,吃喝玩耍,一整天都不回家,过年待客,也跑的不着家身(不回家)。
我家待客定在正月初四,为什么要订在正月初四,我也不知道,从我记事起,就是正月初四待客。
每年的正月初三晚上,我见母亲翻开她的家当,整理三毛、五毛的零钱,第二天给来的客娃娃发坠命钱。记得那一年情况好些,父亲给母亲花了些新钱,一个娃给一块新锃锃的人民币。
初四早上,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阳光那样的温柔、亲切,那样的诱人眼球。那阳光好像给寒冷的冬天披上一条艳丽婚纱,使冬天多丽多彩。南北的大道上,走亲戚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那自行车和人穿梭在公路上,村庄门前热闹非凡,不知谁家的孩子在点燃着小炮、地炮、一炮两响。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门口玩着各种游戏。我接过外爷外婆送给我的灯笼和礼当,把他们迎进门去。
我又跑出来,母亲忙着收拾做早上的臊子面,父亲招呼着到家的客人,忙着给他们倒茶、发烟。父亲交给我的任务是在大门外迎接来的客人。
七大姑八大姨都到了,亲戚几乎到齐了。我忙摆好了凳子,父亲招呼着客人上桌。一桌坐六个人,安排了两桌。
臊子面上来了,是母亲一手调汤下面,那臊子面的香、酸味道,充满了灶房,飘向了院落,飘向了大街小巷,给浓浓的年味增添了喜悦。
父亲招呼客人,天冷别急慢慢吃,母亲时不时头伸出窗外,问调合尝着没有。我和弟弟一个劲地向两个桌子端饭。
我也不停地问着调合尝着没。这本是一句客气话,但在我口中变得亲切,自然。
客人们都夸我懂事,长的乖,我听后心里甜丝丝的,腿上更有劲了,跑得也快了。
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教我的一句话:“吃喝不如应活。”那就是说对客人要热情,要客气,千万不要人家来咱屋了,咱二五不挂(不理)。
等客人刚吃完饭,我就拿出父亲早就准备好的(大雁塔)烟,给客人发,并给客人倒茶。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十多年过去了。我也长大了,也结婚生子了。我家待客还是每年正月初四,这不需要通知,也不需要捎话告诉客人日子,亲戚六人(所有)都知道我家正月初四待客,风雪不避,该来的我舅、我妗子,我丈人一大家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准时赶来。每次上午吃饭都饱饱坐三桌子还得挤挤,有时小孩子还没有坐上。父亲母亲眉开眼笑,我看见这么多客人,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一大家人都招呼亲戚,我妗子常常对人说:“我一家人己常(热情),她爱来我家。我母亲包括我媳妇,都喜爱人。”
现在在我手里,还没有变,还是正月初四待客,但生活方式变了,现在吃的不是过去的,除过各种肉外,还有鸡、鱼、虾,什么丸子、火锅的。早上臊子面还是过去的老传统一一臊子面。那煎、旺、稀的可口。
星移斗转,我现在儿孙满堂,两个孙女也爱吃香喷喷的臊子面,也在她妈妈、她奶奶的教育下,会招呼人了。每次只要客人一进门,我孙女就迎上去,爷爷好、奶奶好的问候着,每到春节,她们还加上一句,爷爷奶奶新年好。
哈哈,这一叫往往也不好,害的爷爷奶奶满身上摸,找钱,有些没有准备的,也不好意思,我客气的把孙子领走了。
待客,待的是喜气,待的是欢乐,更待的是一年四季的丰收,愿我们在待客中寻找幸福,寻找新一年高兴。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