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是现代人的一种娱乐方式,现代人的生活里离不开歌曲,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的一生里肯定听过很多歌曲。好听的歌曲使人心情愉悦,如同品尝到珍馐美馔般口齿留香,亦如烟民对于烟的热爱,酒徒对于酒的不舍。
其实古人早就喜欢唱歌,《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许多篇章并不是诗,而实际上是在各种典礼场合配乐演唱的歌词。今天的人已不知《诗经》里歌词的唱法,但是古人“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的习惯似乎流传下来。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文献的统称,这些经典自孔子晚年整理以来,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这些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和《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这些经典不仅是儒家的经典,更是商周时期的重要传承。其中《乐经》记录了礼乐制度,虽然已失传,但其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人常常“击缶而歌”,这里的“缶”,是一种青铜的酒器,常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盛大的宴会中,人们常常用这种酒器饮酒,喝到高兴时,便会一边敲打着酒杯,一边高声吟唱,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激情。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里有“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样的篇章,可见唐代人也是喜欢唱歌的。到了宋代,词人们则更倾向于以细腻温婉的笔触描绘歌声,如柳永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在歌声与酒香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
今人兴致正浓时便会高歌一曲,不管嗓音怎么样,唱歌是否好听,那心情便如花儿盛开般轻盈自在。好听的歌曲一般都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很轻易就俘获你的耳朵,让你不禁沉醉其中,忍不住跟着哼哼起来。激昂的乐曲如同春雷战鼓声声响彻在心田,像是屠洪刚的《霸王别姬》、韩磊的《向天再借五百年》都听得人血脉偾张、心情激荡。这类歌曲唱起来难度高,因为高音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的。舒缓的歌曲似潺潺流水从山涧上缓缓流过,溅起叮咚的水花,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心田,这类歌曲适合大部分人演唱,比如朴树的《白桦林》、李健的《贝加尔湖畔》。
流行音乐基本是从港台地区流传开来,大陆地区的流行音乐发展起步晚。80后基本上是听港台歌长大的,从谭咏麟、张国荣、“四大天王”、王杰、周华健、任贤齐、周杰伦发展到网络时代各种口水歌、古风歌。听歌也从最早的录音机、单放机、CD机、MP3到现在的手机音乐软件。流行音乐虽然只是音乐中的一个种类,但是影响大、受众广,记得家乡乡镇最繁华的十字路口有一家音像店,从90年代就每天都大声播放流行乐,基本上流行什么就播什么,声音震耳欲聋,老百姓也不觉其嘈杂,似乎习惯了,由此可见流行乐在民间的影响力。
我是在大学期间听各种音乐的。最开始喜欢罗大佑、刘德华、张学友,后来是BEYOND、伍佰、张雨生、许巍,这些人的歌我大部分都会唱,虽然不敢说唱的多好,但是经过练习我的声线确实变得好听了,由此我也爱上了唱歌。
2006年军校毕业在教导大队集训时,当时的教导员提议我们学员办一场晚会。我当时就自告奋勇报名了唱歌,我的嗓音也得到了晚会导演和其他学员的认可,后来我演唱了一首成龙的《真的用了心》和军歌《当那一天真的来临》。当时可以说对唱歌着了魔,只要是业余时间,我都会默默练习,水平也越来越高。当时听粤语歌听的多,对于粤语的发音还专门研究过,以至于后来唱粤语歌时总能给人以假乱真的效果。
后来经常去KTV,我都踊跃地表现,唱歌使我快乐,我也从唱歌中收获了自信。当然主要唱的都是流行歌,这个阶段涵盖了我20岁到35岁这段时期。并不是所有的80后都喜欢唱歌,有的喜欢听并不喜欢唱,有的甚至都不听歌,但是我是属于又听又唱的那种,我从唱歌中收获了好心情,也因为自己的好嗓音收获了微不足道的自信,唱歌作为我其中一个爱好和写文一样成为我青春的印记之一。
其实流行歌也经历了萌芽、兴盛、衰败,从最早期大陆的毛宁、杨钰莹和香港的许冠杰、罗文、林子祥、张国荣、谭咏麟,台湾的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流行音乐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以来。到后来周杰伦的横空出世、独霸乐坛,流行音乐发展到了顶峰,大陆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歌手,男的如孙楠、羽泉、许巍、李健、许嵩等;女的如田震、那英、韩红、孙悦等。这期间随着《超级女声》和《快乐男生》的爆火,又捧红了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郁可唯、陈楚生、张杰等歌手,可以说大陆这时期的流行乐坛与港台比不遑多让。
随着网络时代的开始,有一些口水歌流行,如《老鼠爱大米》、《猪之歌》、《丁香花》等,以后因为网络的越来越发达,古风歌也开始流行起来,如《踏山河》、《莫问归期》、《不谓侠》等,这一时期出名的歌手有海来阿木、程响等。
后来的我也不经常去KTV了,似乎流行音乐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偶尔抖音上会出现一些新歌,但我基本上不关注了。家乡小镇上的音像店现在也不播放新歌了,老百姓更多的时间放在刷抖音、聊微信上,之前闹哄哄的音像店现在归于平静。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对民歌和红歌感兴趣,如《翻身农奴把歌唱》《红星照我去战斗》《北京的金山上》《十送红军》等,年轻时觉得这些歌很土,满脑子都是流行歌,现在年纪大了,越来越觉得民歌和红歌的好听。它们有着深刻的内涵,每一首歌都有着特别的故事,让人能够追忆起当年的历史,这就是年纪大了心态发生的转变。
但是2024年刀郎的回归让我不禁激动一下,刀郎的声线高亢沧桑,他的歌曲传唱度很高,尤其是《西海情歌》使许多人真正认可刀郎的才华。我喜欢刀郎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年那英评价刀郎的歌没有审美观点时,刀郎毅然决然离开娱乐圈,直到2023年才以一首《罗刹海市》王者归来。刀郎这种不争不抢的性格恰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安当下,静默淡然,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我的歌声依旧动听,虽然现在不去KTV了,但偶尔在骑车上下班的路上我还会哼上几曲,这时候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全身感到一阵久违的惬意,唱歌真的使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