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持着“绿卡”来小区(散文)

沈沐阳 9小时前 5

我所居住的小区,算是新兴小区,除了崭新的高楼,跟随高楼入驻的还有树木,他们是持着“绿卡”进入小区的,也成为小区的一员。从“移民”到“土著”,树木和人们有了和谐,成为生活的重要元素。

街坊邻居或是远道来的朋友,但凡来我们小区转上一圈,或是从我家窗口往外那么随意一瞅,十有八九都会咂咂嘴,真心实意地夸上一句:“龙哥,你们这儿可真舒服,瞧这满眼的绿,养眼!”每回听到这话,我心里头那点儿小得意啊,就跟春天浇了水的草似的,噌噌往外冒。这还真不是我高调,我们这小区,你要是亲自来看看,就知道真正是一片能把人整个儿“淹”了的绿色海洋。

你信不信,只要你腿脚一迈进小区大门,那感觉,就像是没留神一头栽进了颜料铺子里的翡翠绿桶里。空气里都飘着青草叶子刚被掐断时那股子清冽的味儿,还有雨后泥土特有的湿润气息。小区里那些弯弯绕绕的小道两边,楼前楼后,都挤满了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树。它们伸胳膊蹬腿,枝叶交错,把天空都快遮严实了。阳光想要露个脸都得费老大劲儿,从那密不透风的叶子缝里好不容易钻进来,洒到地上时,早被筛成了一地碎金子似的光斑,一闪一闪的,跟着风跑,活泼得不行。

我们这片绿海里头,还藏着不少“甜头”——就是那些果树。它们可不光是站着贡献绿荫,简直就是我们小区的“节气播报员”。春天一露头,好家伙,那叫一个热闹!性子最急的是杏花,抢在叶子前头就把自个儿打扮得雪白粉嫩,一树树的,像是冬天留下来的雪团,又像是天上的云霞忘了回家。紧跟着,梨花也开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素净得很。桃花呢,就更是奔放了,粉得像小姑娘的脸蛋,红得像天边的霞光,开得那叫一个不管不顾,轰轰烈烈。风一吹,那花瓣儿就跟下雪似的,扑簌簌往下掉,地上很快就铺了一层香喷喷的花毯子。

夏天一来,石榴花就接班了,那红彤彤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绿叶子中间跳,把夏天的热情都给点着了。还有那挂在枝头的枇杷果,金黄金黄的,像串串小灯笼,馋得人直咽口水。邻居家的小毛头,踮着脚伸着小胖手去摘,那认真的小模样,总惹得路过的大人偷着乐。

等秋风吹起来,那就更热闹了。桃子熟了,白里透红,挂在枝头沉甸甸的;石榴咧着大嘴笑,露出一肚子红玛瑙似的籽儿;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几颗晚熟的红枣,在秋阳底下亮晶晶的。那满枝头的果实,压得树枝都弯了腰,不用说话,光看着就让人心里头踏实,觉得日子有奔头。

每天在外头奔波忙碌,累得像条狗似的回到小区,只要一脚踏进这片绿色的地界,整个人就像被放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了。那绷得紧紧的神经,那心里头的烦躁憋闷,好像都被这无处不在的绿意给悄悄吸走了。早上,根本不用闹钟,保准是被窗外树梢上那些小鸟叽叽喳喳的“早会”给吵醒的。那清脆的叫声,混着叶子被风吹动的沙沙声,比啥音乐都好听,听着心里就敞亮。傍晚,夕阳给绿叶子镶上一道金边,微风吹过,带来凉爽,也送来各家厨房飘出的饭菜香和邻居们闲聊的笑语。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在树底下疯跑打闹,老人们摇着蒲扇坐在长椅上拉家常,那份悠闲自在。

我们小区里的树啊,不光多得像赶集,品种也杂得很,天南海北的好像都有。听物业的老人儿说,早些年还有大学里搞植物研究的教授专门跑来瞧过,对着这满小区的树木直咂嘴,说在一般居民小区里能凑齐这么多品种,真不简单。

我呢,打小在南方农村长大,所以小区里有些树看着就特别亲切。比如那几棵高大的樟树,南方到处都是,闻着那股子特殊的香味,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爬树掏鸟窝的时光。一些带着北方气质的树,像榆树,皮糙肉厚,看着就实在;枣树,虽然结的枣个儿不大,但甜味儿足;槐树,夏天开白花,香得能飘半里地;还有桑树,叶子绿油油的,让我想起小时候养蚕宝宝的日子。

这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日子。那会儿,谁家院子里没几棵树呢?我家院子就有三棵“顶梁柱”,一棵枣树,专供我们小孩子解馋;还有柚子树和榆树,它们长得那叫一个粗壮。那时候种树,可不像现在这样讲究什么好看、什么生态,那时候的人们脑子里就一个字:用!要么想着将来盖新房能用上这几根梁柱,要么盘算着打几件结实的家具,更有老辈人会念叨,这棵树长好了,将来能做副好寿材,那是他们对身后事最实在的安排。柚子树每年都看到挂满柚子,还没到完全成熟就摘完了。榆树木头硬,做桌子板凳最经用,我家那把用了几十年的老榆木靠背椅,现在坐上去还嘎吱作响,全是老日子的味道。

现在不一样了,住进了城里的小区,这里成了我们的新家。比起乡下那个巴掌大的院子,小区的公共地方可大多了。有专门的草坪,有精心搭配的树木,有供人歇脚的凉亭,还有弯弯曲曲的小路。所有这些都安排得挺有章法,又不是死板的那种,高高低低,远远近近,走在里头觉得挺有层次感,挺幽静。

每天在小区里溜达,从这些树底下走过,我老觉得,它们不光是树,它们就像一个个不会说话的邻居,默默地守在这儿。春天,你看它们憋着劲儿把嫩芽顶出来,那一点点绿,看着就让人心里充满希望。夏天,它们把叶子张开,撑起一大片浓密的阴凉,让怕热的人们有个躲太阳、喘口气的地方。秋天,它们又换上五颜六色的衣裳,有的黄得像金子,有的红得像火,再加上那些果实,整个小区就像被打翻了的调色盘,好看极了。到了冬天,就算叶子掉光了,光秃秃的树枝也能在天上画出有力的线条,那是一种不服输的骨气。

这些树啊,它们就这么静静地站着,年复一年,看着我们小区里的人们笑啊、哭啊、闹啊,看着孩子长大、老人老去,看着邻居们搬来又搬走。它们把所有的故事都藏在心里,刻在年轮上。它们是这个小区的历史记录员,也是我们每个人无声的陪伴者。有时候散步走累了,我会找棵看着顺眼的老树,靠在它粗糙的树干上歇会儿,用手摸摸那树皮的纹路,感受那种踏实的、带着生命温度的感觉,心里就觉得特别安稳。

我们这小区,看着挺规划,其实藏着不少小秘密和小甜头。好多让人惊喜的果树,都不是物业种的,而是早些年住在这儿的一些爱侍弄花草的老邻居,瞅着哪儿有点空地,就自己动手栽上的。就这么随手一种,没想到却给我们这些后来人带来了不少口福和乐趣,也让小区的树木品种更丰富了。

就拿我们4号楼和5号楼中间那块不大的空地来说吧,那儿就长着三棵杏树。这几棵杏树啊,每年春天总是第一个跳出来开花,叶子还没怎么长呢,它们就把一树的花全给抖落出来了,白里透着粉,粉里带着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云彩。在我看来,一个是河边柳树刚吐出来的那点鹅黄嫩芽,另一个就是这迫不及待绽放的杏花。它们一来,就告诉你:春天到啦,暖和起来啦!

等到杏子熟的时候,那又是另一番光景。黄澄澄的杏子躲在绿叶子后面,跟你捉迷藏似的。我们这儿的杏子个头不大,但味道特别正,熟透了是真甜。每年杏子一黄,树底下就少不了人,大人小孩都惦记着。有一年,我记得特清楚,杏子都快下市了,树上看着也光秃秃的,早就被摘干净了。我心里还挺遗憾,觉得今年又错过了。可就在我准备走的时候,不经意一抬头,你猜怎么着?就在那最密最厚的叶子堆里头,居然还藏着七八颗熟透了的黄杏!捧在手里一看,这些“漏网之鱼”一点儿没坏,饱满得很,还带着太阳晒过的热乎气儿。赶紧擦擦咬了一口,我的天,那叫一个甜!甜得齁嗓子,那股子甜蜜的汁水一下子就在嘴里炸开,一直甜到心窝窝里。

还有小区临河那条小路边上,不知道是谁栽了棵桃树。春天桃花开的时候,粉嘟嘟的一片,真是好看,就像古诗里写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娇艳得不行。每次走到那儿,我这腿就跟被钉住了一样,非得站那儿看半天。桃花开得比杏花晚一点,开花的时候,枝上已经长出小小的嫩叶子了。

至于梧桐树,能在这儿遇上,那纯粹就是个意外惊喜了。平时咱们嘴里老说的“梧桐”,其实多半是泡桐,就是春天开紫花的那种,要么就是马路边上常见的“法国梧桐”(悬铃木),掉毛毛的那种。真正的中国梧桐,就是古书里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那种,反倒是不常见了。我以前还挺好奇,专门找过,都没找着。结果有一天,我在小区里瞎溜达,拐到5号楼西边那条不怎么走人的小夹道里,猛地一抬头,嘿!居然就看见了梧桐树!而且还不是一棵,是四棵排在那儿!当时我心里那个激动啊!这几棵树肯定不是原来就有的,像是谁后来移栽过来的,跟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似的。

在这个小区里,一眨眼,居然已经住了四年了。想想刚搬来那会儿,还有之前的那些年,整天就一个字:忙!工作上的事儿,生活上的事儿,压得人喘不过气,脚步匆匆忙忙,心也跟着急急火火。每天从小区进进出出,路过这些树,眼睛也就是那么一扫,跟看路灯杆子没啥区别,根本没往心里去。脑子里装的全是业务、人情世故,哪有那份闲心去瞅瞅一棵树是啥时候冒芽,啥时候开花,啥时候叶子黄了呢?

时间过得是真快啊。当初那些看着弱不禁风的小树苗,还需要用木棍扶着,现在一个个都长成了大小伙子、大姑娘,枝繁叶茂,身子骨壮实得很,各种姿态,连在一起,成了一道看不厌的风景。而我呢,也总算从那个忙得团团转的圈子里跳出来了,不用再天天追着赶着,有了大把自个儿能说了算的时间。于是,我这才开始真正慢下来,脚步慢了,心也跟着静下来,开始重新打量这个住了几年的家,开始在这些以前被我忽略的树跟前儿转悠、停留,用一种全新的眼神去看它们。

春天,我不再是简单地知道“春天来了”,而是会蹲下来,仔细瞅瞅那些憋足了劲儿往外拱的嫩芽苞,看它们怎么一点点撑开,露出里头那点儿娇嫩的绿,心里就觉得,嘿,这生命力真带劲儿!风一吹,新长的枝条软软地晃悠,好像在跟我说悄悄话。夏天,我不再光抱怨天热,而是会找个树荫底下坐着,感谢这些大树给的这片清凉。听着头顶上鸟儿叽叽喳喳,知了没完没了地叫,心里反倒觉得挺热闹,挺安心。秋天,看着那金黄、火红的叶子一片片飘下来,不再觉得是凋零,反倒像是在看一场热闹又壮观的落幕。我喜欢踩在落叶上,听那“咔嚓咔嚓”的响声,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味儿。冬天,就算树叶掉光了,看着那些光秃秃的树枝伸向天空,也觉得有股子劲儿,那是种不服输的硬朗,是在等着来年再重新开始呢。

小区里的这些树,就这么天天跟我们这些住户待在一起,早晚见面,好像彼此都熟悉了对方的气息。它们不说话,但它们什么都看见了。谁家生了娃,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老人安详地走了,邻居之间吵架又和好……这些事儿,它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头。它们是小区的活历史,也是我们每个人无声的伴儿。不管你高兴还是不高兴,只要你走到它们跟前儿,它们总在那儿,给你一种稳稳当当的感觉。

我老琢磨,树啊,其实就是站着不动的人。它们选好了地方,就一辈子扎根在那儿,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都那么挺着。它们在时间里头慢慢长,在一年四季里头给我们演着生命的轮回。而我们人呢,不就像是一棵棵会走路的树吗?我们也在这个世界上奔波,找自个儿的地盘,找吃的找喝的,追寻自个儿的念想。我们也要经历发芽、长大、开花、结果,也要经历风吹雨打。

就在这小区的一方天地里,树和人,就这么互相陪着,一起过日子。我们看着树,觉得踏实,觉得有劲儿;树呢,因为有了我们这些人在旁边生活着,有了这份烟火气,也显得更有生气,更暖和。我想啊,啥时候我们都能真正慢下来,用心去听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用心去感受一棵树的温度,跟它们说说话,跟这自然的一切和和气气地相处,那时候,我们可能就更能明白活着是咋回事儿了,就能体会到那种人跟自然一块儿好好过日子的美了。而这份美,其实一点儿也不远,就在我们小区里,就在这片随处可见、深深浅浅的绿色里头。

2025年4月26日原创首发于秀才文学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