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媳妇是我以相亲名义结识的第N个女人,大媒是我老师的夫人云芝嫂子。虽然,我们住在同院,其实那时云芝嫂子和我并不怎么熟悉,见面只不过礼貌性地互致问候而已。她得知我还未有对象的事儿,大概是过问了我年迈的母亲。
那天下午,我刚下课走向自己居住的平房小屋,老远就看见娘面带微笑圪蹬着小脚费劲地朝我跑来,心想娘这是咋啦?刚进屋,娘就严厉质问我:“我今年77了,你也33了,若再晚点找媳妇,娘怕真的是哄不动孙子啦。”听娘此言,我心里猛然咯噔一下,只好对娘撒谎:“娘,我在谈着哩!”“娘是老了,但不是傻,你是我生养的,我还不知道你啥秉性?你哄不住我。昨天,楼上你云芝嫂子对我说给你提媒哩,你不去也得去!”“行行行……娘说啥都中。我听您老安排,成吗?”娘听我满口应承,脸上的皱纹立马绽放成了花朵,此刻,我猜想娘盼儿媳的心情绝对比栓宝他娘迫切许多。
就这样,在云芝嫂子的引荐下,1998年农历8月初6的晚上,我到她的办公室第一次与媳妇见了面,当时与媳妇同行的是一位小老太。见面礼节性问候过,小老太与云芝嫂子借故离开,留下我俩有一搭无一搭地继续闲扯。当我得知小老太是她亲大姐时,我便心中窃喜,暗想:“这回大概是关住门留客——你跑不掉了啦。咱俩也许是花猫换狸猫——价码差不多吧。”本来多次相亲失败情绪低落的我,这次突然劲头高涨起来,我对她说:“屋里有些闷,咱俩出去溜达溜达吧!”“行,这就走。”“我个人各方面都不咋地,就猪八戒背把破被套——人与货都寒碜。不知你是否介意?”“介意啥?我大字不识一箩筐能找个大学本科生,刚好互补。你能考上大学,证明你智商好又勤奋,咱俩结合,将来孩子肯定能教育好!”“我比你大好几岁呢,你不嫌弃?”“嫌弃啥?大几岁懂事会操心。”我俩边走边聊,聊得很是对劲,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不觉中,媳妇搂住了我的胳膊,那亲热劲犹如榫卯密不可分。转眼间时间已过十点半,我提议:“饿不饿?吃点饭吧!”“不吃了,你工资不高,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再说了,我以前胖,好不容易减下来,不敢加餐啊!”“那我买点小礼品你带过去吧?”“现在真的不要,以后再说!今天晚了,我该回去了。”于是,我送她向住处走去,但她坚持不让我近前。远远地看着她进了房间后,我心里既忐忑又失落。
虽然,这次见面对媳妇一百个满意,但是我还是不愿造次,后来多日我并没有主动约她。以至于云芝嫂子为此大为光火,她寻上门来质问:“你这孩子咋回事儿啊?这媒茬到底中不中,你给个痛快话。要是相中了,是男人就该穷追猛打,脸皮不能薄,千万别再让你家咱大娘难受,懂不懂?”“哦哦哦……嫂子您批评得对,结婚确实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儿,双方都应该考虑下对方家人的感受。我觉得这个女孩与前N个女孩确实不同,八字还没一撇,她都为俺着想,应该是个过子日的实在人。她人品咋样?我看走势大概八九不离十,请您转告她和大姐,这桩媒,我同意。人家不挑咱的刺儿,咱就烧高香了。”听我如此说,云芝嫂子的脸色顿时由阴转晴。
二
如此这般三个月过去后,媳妇便带我到她家认门。记得当年农历11月初九上午,俺俩骑车跑30多里路到了乡下她家里。(当时她家是时髦的红墙青瓦房)离家老远我就看到一位小脚矮胖的老太太拄着拐杖站在大门口等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不停地向远处张望。待我俩近前,老头慌忙接过礼物热情地让我进屋里坐,老太太慌忙到厨房里烧荷包鸡蛋茶。媳妇赶忙对我说:“这是咱爹咱娘。”两位老人见我后喜得合不拢嘴,而我则有些尴尬,首次上门便叫“爹娘”,真的颇感难为情。说实在话,自从我爹去世后,二十多年来,我从没有叫过一声“爹”字。迟疑片刻,我还是忸怩地叫道:“爹、娘,您俩甭太客气,不张忙了,心意到就成,年龄大了,唠叨二老实在不应该。说会儿话,我俩就回城去,下午我还有课呢!”说话间,二位妻嫂到了,待媳妇介绍后,我连忙亲热地搭话:“大嫂二嫂,小弟初次来家,失礼的地方请多多担待,我不知咱这地儿的规矩,请不要挑理。”实际上二位嫂子也没说几句话,礼节性相见后便转身离去。此时,岳母颤巍巍地端过来一碗荷包鸡蛋糖茶(具体几枚鸡蛋忘记了)非让我吃下,我不便推让,接过后转脸问媳妇:“咱俩分吃吧!”(媳妇那片的规矩:家长烧鸡蛋茶表示赞同这桩婚事,客人喝下去表示客人同意这门婚事)喝罢鸡蛋茶后,岳父就打开了话匣子:“俺家小妮没文化,你娘是童养媳,我也长期不在家,对小妮教育不多,你要多担待。俺是旧社会过来的,最懂得尊重文化人,俺小妮做得不恰当了,你尽量多包涵。”其实我明白老人对我说话的含义,他是担心俺俩有差距,怕他家小妮子受委屈。“爹,心同此情,情同此理。您放心吧!天不早了,俺俩先回城,以后机会多的是,咱爷儿俩好好唠。”
回城的路上,我对媳妇夸奖:“你爹明事理,说话家常有分寸。”媳妇为此颇为自豪:“俺爹读过私学,解放前学中医,建国初当中医,后来听组织安排到合作社工作,当过领导,退休已经10年了。嫌城里吵非要回乡下居住,其实他是牵挂俺娘。”俗话说:“秤杆离不开秤砣,老头离不开老婆。希望以后咱俩也如此吧!”我随口答道。
因为我俩都是大龄,长辈催得也紧,到年底,我俩便张罗着结婚。媳妇没有要任何礼品和礼金(当时也没有商品房),学校分配的那间小平房成了婚房。丁国文、谢奎两兄弟帮助我买了新床和衣柜,二哥养了一头猪一只羊当作娶亲时的“大礼”,二姐和老娘给我准备了四双缎面的三新被子,大姨姐带我俩买回来床上用品。最后,我租了两辆轿车在结婚的那天(农历当年腊月二十四日)在同学同事的帮助下把媳妇迎娶到家。车离岳父家时,我扭头看向年迈的岳父母,只见他俩脸上挂着微笑,眼眶里却含着浑浊的泪珠……上午,我俩抽空到照相馆合影,然后就到饭店招待捧场的亲朋好友和同事,由于我母亲年迈,她没有亲自到场。不过这婚礼在当时也算质朴而热闹。
三
新年春节走新亲戚时,岳父悄悄塞给我500元钱(当时我工资300挂零)当作压岁钱。我自然是不愿收下,不料岳父立马沉下脸来:“这钱是我给我小妮的,千万别让他人看见。”对此,我无法继续推让。临回时,岳母拄着拐杖把我俩送了老远,岳父默默跟着没有再说一句话。
麦罢走亲戚时,媳妇身子已经有些笨了,岳父母看到后既高兴又心疼。他俩怕小妮受累,不愿让她进厨房,我赶忙过去烧火:“娘,天热了,咋简单咋好,我有胆囊炎,不能吃油气大的饭。汤面条打鸡蛋就行,不要炒肉了。”听我言,媳妇在一旁不停地偷笑。
转眼间,八月节到了,节前,我和媳妇乘车再去看望岳父母。刚进屋,乡计生所一群人便堵住房门要“做工作”。见此情,(原来路上已经有人举报了)一向温和的老岳父顿时大怒,他操起铁锹就要与那群人拼命,嘴里还不听地咒骂:“你们这帮畜生,我家小妮28,女婿33了,他俩都是大龄,有结婚证、准生证,怀的头胎,这是响应国家晚生晚育政策。你们这样做是坏了良心,也是给党的计生政策抹黑,我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干部,共产党会容忍你们胡闹吗?你们的工作能不能细致点,搞清楚具体情况再忙活?!”在村委任职的四叔闻讯急忙赶来作证:“孕妇是我侄女,侄女婿在一高教书,他俩春节前才结婚,怀的第一胎,有证,符合计生政策。侄女若是受惊吓有个意外,你们谁负责?”听两位老人如是说,那群人只能作罢。而我在一旁一直不动声色地观察,其实证件就在包里。作为知识分子的我打心眼里就瞧不起这群做事极端的家伙。
1999年10月我大儿子出生后,年迈的岳母坚持来我家看望,她不仅带来好多补品,还给婴儿包了千元的喜钱。然而,她看过婴儿红扑扑的小脸后,高兴的同时也露出点点隐忧,她知道我母亲和她老两口都已高龄,无人帮助我俩带孩子做家务,我们肯定很累。岳母摇摇头不停地叹气,见此,我连忙安慰她:“娘,您放心吧,我俩都年轻,能干哩。以前我就经常帮助同事照看小孩,现在看自家孩子,我会更用心。没小孩时,我觉得自己一直是个小孩,有了小孩我才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了责任心,幸福就有了,幸福有了,就不觉得苦和累了。”岳母听此言,眼眶里闪出了点点泪花……
春节走亲戚时,岳父抱住小外甥舍不得放手,不停地捞摸孩子稚嫩的小脸。我赶忙劝说:“爹,您年龄大了,抱小孩是个累活,把孩子给我,您歇会儿吧!”发压岁钱时,我家小孩最多,他也不怕别人怪他偏心,他说:“老儿子小孙子,老头老婆的眼珠子。”而后每年,岳父都是如此。
四
十二年后,俺两口冒着被开除公职的危险,坚持要了第二胎,媳妇不得已给某些人送了礼,然后停工停薪在家保胎。那时我的工资不足2000元,次子降生后,因故无法吃母乳,要买奶粉喂养。我不敢向外人借钱,怕走露风声遭人举报被处罚。结果还是遭人举报,被罚了20000元社会抚养金。那种艰苦困顿让人万分心痛,为此我特写了一首叫作《夤夜抒怀》的诗歌记录那段特殊的时日。当老岳父得知我的困顿时,立马取出养老钱给小外甥买来了奶粉,为此媳妇和我大吵一架。我赶忙解释:“老爹高兴,他自愿拿钱让我给孩子买奶粉,这是顾急的,你这样见外,爹知道会有想法。再说了,过一段我们还他钱就是啦。”
次子满月后,我们全家一起回娘家。见到小孩,岳父高兴得合住上嘴:“还是人多了好,人多了好,有了人,家里才热闹。后继有人了,长辈才懂得拼搏的意义……”岳母在一旁一直看着孩子默不作声。另一旁的某人却露出不屑的表情,她的嘴撇得像烂桃:“唉!当老太爷祖奶奶的人又当了一回姥爷姥娘,这咋整?”听她说,我脸上有些挂不住,就不温不火地怼她一句:“你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我生的我养,你不是也多次当过游击队员吗?”某人看我反唇相讥,即刻无趣地扭身离去。岳父见我发火,便立马转换话题:“我今年84岁了,自知来日不多,几个子女不愿学习中医,本来寄希望于你,晚辈就你学问大,想把平生所学传授给你,但现在你又添一子,以后肯定更忙了。看来,我是难以如愿了!”我赶紧劝说:“您老大半生悬壶济世,行善积德,定会长命百岁,可以说您福禄寿占全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年龄这么大了,身体没一点毛病,比我这40多岁的人都好,这不是您最大的福报吗?只是我建议以后您别再给别人开药方了,(多年来,岳父一直是免费为人开药方的)一者年龄大了忘事易出错;二者您没有资格证,(岳父1988年退休,那时国家还没有实施职业资格证制度)属于非法行医,若出意外,负不起责任。您有善心就行了,善行还是让年轻人去做吧!”岳父听我如是说,算是放下了心理包袱。
2018年农历十月下旬90岁高龄的岳母走到了生命尽头,检查结果是心血管大面积堵塞,医生建议回家及时准备后事。弥留之际,为减轻老人家的痛苦,每天我都会及时送杜冷丁到她家里。记得岳母辞世的那天下午,俺两口冒雨去探望她。我们坐在她身边,我握住她的手不忍放下,只感觉她的脉象极其微弱,浑身冰凉,又见她满头满身虚汗。她用低沉的声音问:“恁俩都来了,宝宝谁看着啊!”(当时次子尚幼,家里没有其他人)听到她问,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泪止不住地流。当晚岳母离世。
办完岳母丧事,我们最担心92岁高龄的岳父悲伤过度,怕他有个闪失。好在岳父身体硬朗,心胸宽阔,在我们悉心照顾下,岳父扛过了悲伤期。(俗话说:“老伴老伴三年里边”)无论是三年疫情还是鱼刺扎喉亦或是老年前列腺疾病折腾,老人家均安然无恙。虽然我曾经多次劝他到城里居住,但他就是不愿离开乡下的老屋。他老是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我想,之所以如此,那岳父肯定是在守着岳母的影子,也是在守着对岳母的念想……
五
前年的农历八月某天,岳父突然嚷嚷着要买新三轮车,他说:“集上店主对他的‘旧’车折价900元,再补贴2500元可以换辆新三轮。”怕他受骗,我立马回电:“爹,您先别急着换车,把旧车给我,我给您1000元,再到城里买辆品牌车吧。”当天,我们带他买了一辆雅迪三轮车,此时年轻女店员一口一个大爷地叫着,我拿出身份证让她看,结果她大为吃惊:“对不起、对不起,我以为老人家最多80多岁哩,哪曾想已经97岁高龄啦!身体这么好,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啊!”“咋样,你叫他爷爷不吃亏吧?”我给女店员开起了玩笑。随后我把岳父送回家中,为安全起见,我把车速固定到最低,让他骑上试车,果然老人的脸色如孩子般灿烂。(我留有那一刻老人家满足的视频)而后多日,他经常与四叔一起骑车闲逛游玩。
岳父不只爱玩,他更爱好劳动,退休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院内房前种上多种庄稼蔬菜,每月我们下乡看望他俩时,岳父总是让我们带回很多。媳妇总说:“爹,太多了,吃不及坏掉可惜啦。”“那就分给你大姐、二姐和你三哥。”听岳父如是说,我总是憨憨地微笑,我懂得那是他在炫耀自己健康与能干,也是他在向儿女们分享自己的满足与幸福,更是他在表达自己对儿女们的关爱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