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打卡广州市文化新馆(散文)

林逾静 1天前 8

“最美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万物复苏,百花吐香,雨水滋润,清新而又婉约,气爽而有生命的张扬。打卡去吧,不然就虚度了这个美丽的四月。

“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这是广州文化新馆的设计主题。走进新文化馆,花草相唤,树枝摇曳,绿荫环绕,湖水相伴。整个院内如被雨水冲刷过,让人感觉格外清爽、神怡。

广州市文化新馆其前身为广州市群众艺术馆,座落在广州市海珠区新滘中路288号,据说是全国最大的文化馆,地处广州市新中轴线南段的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约14.2万平方米。2019年11月12日,广州市文化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2024年2月,广州市文化馆被选定为“广州十大文化地标”。

去广州文化馆参观是很方便的,我们从天河区燕塘地铁站,坐三号线直到大塘地铁站,出站后沿大道人行路向东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文化馆大门口,网上预约,门票免费。

文化馆院内有一群仿古建筑,壮观、精巧。灰黑色墙体,显得庄重、威严、深沉。主馆楼高五层,阁楼高度39米,比一般商品楼十层之高。楼基高于地面近一米,台基与地面用灰白色花岗石砌面,楼阁飞檐翘角,桂殿嵚崟。楼层观赏走廊宽敞明亮,圆型水泥柱子细长而坚硬。主展楼左右两旁建有两层走廊式阁楼,既对称又美观。内围是露天的花园,花园里种植着花卉,主花是绣球花。阁楼底层房间设有“数字文化体验馆、汉服出租店”等。登上第五层“群星璀璨”,在高台倚栏远眺,远处的城市景观、广州塔奔来眼底。

在我国各朝代的古建筑都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整体风格、斗拱作法、梁架形式、柱础式样、装修装饰风格、屋顶的坡度和脊梁吻合、柱子的协调、台阶造型等方面。新馆建筑应该仿古于唐朝时期或宋代城楼风格,结合现代材料与观赏与实用的特点。因为整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庄重大方,出檐深度长。我认为,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借签古代人们建筑智慧与艺术风格,现在的仿古城楼无论质量、装饰、防火、防震、实用方面都优于原先的纯砖木材料结构的古建筑。

以现代馆舍传承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建设者的怀旧情绪,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坚守精神,使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些建筑再传承千百年,就会成为我们后代为之保护的对象,也是遗产。

踏进主展馆,也就是“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馆为五层,第一层为特展厅;第二层名为花城百花开,内容分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序厅、粤韵流芳、食在广州、岁时节庆;第三层为医芳、岭南拳强身;第四层为广作华影、羊城古仔;第五层名谓群星璀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历史的辉煌。

特展厅呈设象牙雕刻艺术作品,为牙雕工艺艺术品专门展示厅。第二层是花城百花开,主要反映岭南特色文化。广州建城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承栽着千年商都之神韵,融合着中西文化之精神。展示广州文化传统,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岭南文化之精粹,以及人文特色,感悟花城百花开的绚丽多彩。其中食在广州,介绍广府特有的传统美食。因广州四季温暖,食用材料海纳百川,孕育了粤菜、广式月饼、广式点心、腊味等享誉海内外的饮食文化。其中粤韵流芳、岁时节庆,主要介绍岭南文艺与节日娱乐文化,其广东音乐、岭南古琴、粤曲、粤剧等是岭南音乐与演艺文化的生动名片,展现了广州人的传统娱乐方式与审美风尚。而行花街、扒龙舟、波罗诞、乞巧节、广东醒狮、麒麟舞等,更是反映着广州人千百年来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民俗节庆活动。

俗话说。岭南出好药。第三层介绍岭南医养与强身健体文化。西关正骨、岭南火针疗法、岭南飞针疗法、肌骨同治疗法等等,可以说是岭南医养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粤人尚武,载于武艺,归于武德是广州人习武的一惯精神。洪拳、咏春拳、蔡李佛拳是岭南武术的代表。融防身、健身为一体。

“担凳子、听古仔”。是老广州人的口头语,岭南人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也是很丰富的。如:五羊传说、何仙姑与挂绿荔枝、萝岗香雪、花县太平天国人物传说等等,历久弥新,韵味有趣而无穷。广式家具、广彩、广绣、广州檀香扇制作技艺、香云纱染色技艺、手工打金制作工艺等,都是世代传承的传统工艺,很有岭南持色,名气誉享海内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陈列在第四层。

从一层到顶层除了步梯还设有电梯,很是方便。到了五楼,也就是最高层了,内室是电子屏幕,用生动的景观与文字介绍着广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站立在城楼的最高外,在宽敞的回廊上向四处远望,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同时也见证了广州城崭新的风貌与繁荣昌盛。

留住特色,就是尊重文化。住展馆的丰富,以及收纳的文化项目,足以看出建馆人对岭南文化的热爱和骄傲。

真正让我叹为观止、流连忘返的还是一层的特展厅。特展厅展示的都是特殊雕刻的艺术珍品,雕刻材料主要是象牙与牛骨。象牙雕刻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艺术,而广州牙雕则以玲珑剔透的镂空技法而闻名。资料介绍,广州雕刻艺术家的作品主要有牙球、牙船、人物、微刻书画等。

广州雕刻艺术手艺主要是家族性或父子之间传承,如翁氏家族,第一代工艺家翁五章,出生于清朝道光年间,以师徒传承。之后,第二代翁彤,清朝咸丰年间出生,继承父亲手艺,第三代、第四代,到五代翁耀祥工艺家,都是一代代父子传承。据资料记载,广州非遗传承名人有:张名辉、李斌成、李定宁、叶汉盛、李景波等。

通雕龙、盆景花卉、通雕花瓶、竹林七贤、海国盛宴、福寿双宝、开边象桥、国际象棋、天下第一关、龙凤呈祥、龙灯、撒网渔船,都是我参观后所记忆下来的牙雕作品,听名字就有艺术性。“龙凤呈祥”每条长约有1.1米,工艺精湛,活灵活现。创意的撒网渔船,反映了渔民在船上劳作与生活,创意贴切实际生活当中,此作品长138厘米,宽16厘米,由象牙精雕细琢而成。特展厅里的作品件件都是珍贵的,工艺精细,设计巧妙,出神入化,无与伦比,如果不是透着玻璃零距离见着,我以为只有天上有,人间无。我不知道这些工艺师是用什么巧手,神气、恒心、定力、智慧创作出如此完美的作品,真是一划一凿恰得好处,一刀一锤方显手上功夫。

但最让我神往、惊叹的还是摆设在主展厅里的这两件作品:盛世乾坤、福寿天齐。

“盛世乾坤”,用猛犸象牙雕刻而成,长66厘米、宽41.5厘米、高118.5厘米。作品是象牙球与景物组合而成的大型摆件,将传统的十二生肖放置于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祥云缭绕亭台楼阁,宝塔耸立在优美生态环境中,其中的巨龙喷出水柱托起龙珠,象牙球上以飞天仕女为主题,寓意中华民族在繁荣盛世下的生生不息。真是工艺炉火纯青,创意超群,作品可称为无可比拟。

“福寿天齐”,长120厘米、宽90厘米、高151厘米,用象牙制作,为广州大新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由多位工艺师傅历时3年精心创作而成。作品表现的是传统“瑶池贺寿”为主题,运用了圆雕、立雕、镶嵌等技艺。真可谓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超凡入圣,让人无不惊讶与佩服。

另有一件特殊的作品命名为“大湾区之春”,单独陈设在四层,其为大型牙雕作品,长326厘米、高53厘米、宽108厘米,于2021创作,背景配有电子屏幕,介绍牙雕刻工艺制作过程与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其作品创意主题明显,寓意着大湾区共同发展,经济腾飞,有着春天般的欣欣向荣。

据介绍,广州牙雕原料主要来自非洲,早期非洲象牙经波斯、阿拉伯、东南亚等地商人辗转运至广州。为进一步保护大象,全面对象牙贸易进行了严格限制,自2018年起我国全面禁止了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而目前广州牙雕,工艺师傅己全面使用猛犸象牙、生物骨、牛骨等材料替代开展工艺创作。由于时间与观赏者过多的关系,我们还是依依不舍的走出了特展厅。

特展厅大门对面,一边是用岩石堆积的假山,说是假山,但巍然屹立,也有万壑千岩之感,有草树相衬,细流穿石,巍峨壮丽,说也假来假也真了。另一边是一橦仿古楼,城楼上方雕刻三个金黄行草字:清音台。这应该是清音台的背面。清音台主要是表演粤剧、歌舞、音乐的,由于时间关系也就没上去。在清音台台楼的正对面,前方约三十米处,左右各建有一座样式相同的四方亭,如青龙、白虎般的蹲伏在两旁。亭子石台高垒,台面用柱子、大梁支撑整个亭子的顶部,四角悬翘,珠顶流丹。在两亭子中间微靠前方建有一水榭楼台,水榭楼台与两亭的间隔是较宽的。台基有浅水回流,透过清澈见底的细水,水底石板表面刻有一行行正楷古体字可肉眼能见。

水榭楼台建筑于水面与实心平台之上,平台下部是水泥筑台,在筑台四边用柱子承载着太平梁,由太平梁支撑着脊檩条,顶部翘角是水底柱子直接承载着重力。屋顶歇山回顶式,四角翘起、显得轻盈纤细,整体装饰精巧、素雅。

台源于赏景的,或是礼台。“台,观四方而高者”。台起源于商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天籁之音,余音绕梁,歌舞升平,应该置身在台上享受喜悦之乐吧。

广州市文化新馆,以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牙雕工艺品为特色,结合城楼、阁、台、廊等仿古建筑,围绕翰墨院、曲艺园、广府园、广绣园超妙的构思景观为衬托,既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又有花城的独特环境。充分诠释了人类的智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同时让广大的参观者大饱眼福。

往东南方而行就是翰墨院了,去翰墨院看看吧,去充当一下文化人。翰墨园建筑面积是比较大的,位于文化馆中心的东南侧,完全建立在山地上,通过爬山廊道层层递进,在最高处建藏书阁,成为翰墨园和整个文化馆园区的对景之一。建筑采用传统样式,以岭南元素为主,并结合江南园林中的堆山砌石,以竹造景,营造文人翰墨氛围。

馆内观赏书墨的游客还不少,都算是文化人吧。馆内以山水画为主,作品有的气势恢宏,有的意境幽深,有的雄壮跌宕。山水之画,应当是重视天然山水与心灵的结合,追求内在的超越吧。绘画作品以陈金章先生的作品为主,陈先生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是岭南画派第三代领军人物。

我不懂画,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我记下了陈金章先生的一段话:“必须要去写生,不写生就画不出现代山水画,不要一味去临摹古人的画,先到生活中去磨炼,把自己所见的山山水水全部烙印在脑海中,才能画出现代山水画。”

曲则美,洼则盈,高则大。长廊弯曲有章,阁亭高低错落。站在高处俯视着这片园林,在榕树、花草绿叶的衬托下,有亭有轩有长廊有拱石桥,有鸟儿筑巢和水鸭嬉闹,也有小桥流水,还有阁楼“明妆映水、曲水流觞”。让我领悟到了传统与仿古建筑和园林空间的巧妙组合呈现岭南水乡的园林佳境,以及最具有岭南生态特色和岭南文化的深度底蕴。“最美人间四月天”,我算体验到了它的独特神韵了吗?

藏锦纳秀之地在南国,将锦绣珍藏起来的是广州文化新馆。去这里打卡,是喜欢饱览南国文化的首选。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