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内心的平静(散文)

韩熙羽 2天前 28

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周末,很想在春天拥抱别样的风景,感受未知的惊喜,就约了恩师、竹姐、菊妹一起,攀登双峰山,拜见“晋南小悬空寺”江山庙,见识一下盘踞在山水间的霸气雄狮,见证一下驮着神庙镇守岁月的巨龟,聆听一个观棋烂柯的故事。

一辆红色的福特小轿车一路向北,在108国道上奔驰了一个多小时,到“双峰山”路牌向左拐,右走,就到了双峰山脚下。

江山庙位于山西河津市樊村镇张家岭村背后的半山腰。车子就停在村部的广场。收拾行装,开始爬山。

伯春的风,吹得天空瓦蓝瓦蓝的,蓝得像被玻璃水洗过似的。远处,山头那一排白色的风车,显得更清亮、洁白,被风吹得缓缓转动。

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童年那个时候。放学路上,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废纸,折成正方形,对角线折叠,中心撕个窟窿。撕开对角线,把四个连接的三角形外面的一个角叠在一起,用刺针固定在穿过窟窿的一节小棍上,三下五除二,一个风葫芦就做成啦。孩子们每个人手中举着一个风葫芦,站成一排,一声口令,开始奔跑,风葫芦呼呼飞转,真有“儿童散学归来早,结伴忙玩风葫芦。”风葫芦,就是那个时候的风车,留给孩子们无限快乐。

孩子们的风车四个翅膀,手中飞转。山上的风车三个翅膀,空中缓缓旋转。恩师说,这风车属于风力发电。风车转一圈发多少度电,取决于风车的单机容量、风速、风轮直径以及环境因素。于是佩服山风的威力。

风车,向来都是吉祥的化身,给人们带来好运,带来幸福,带来顺利和繁荣。就像风信子,带来春的种子,于是,万物复苏,整个大地就春暖花开、生机昂扬。

从远处看,江山庙是悬挂在石头当中央的。

我们顺着一条石头坡攀爬而上。说是一条坡,其实,到处都是坡。前面攀爬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我们要爬的坡。

要说这次是爬山,应该说是手脚并用。自己也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爬山。除过那段铁链条做成了围栏,成了爬山人一道安全防线。

山上的石头,都是大石头。要问石头有多少岁,我也不知道。玉皇大帝可能知道。听说,玉皇大帝就在江山庙里,一会儿记着问问。

石头没有呲牙咧嘴,也没有怪石嶙峋。只沧桑、威严。有的圆润、光滑,时不时,还露出几脚缝隙,供人们使用。这让人不得不用敦厚来形容。沿途,不管是坐着、踩着、扶着、抓着,石头都不动、不摇、不松。它没有任何的脾气。瞬间又想到了一个词,憨厚。憨厚的有时候还捧出来一捧植被,虽然不是松树,却被人们喻之以“迎客松”。

“迎客松”三个字用红漆写在石头上,植被生在石头缝。在这里,不知道石头是主角,还是迎客松是主角。反正这里成了爬山人的打卡地。大概,石头和植被,也知道和谐共生、和谐共赢啦。

石头也有性格,板起面孔,挺起腰板,巍然屹立。不管你遇到多大的困难,它没有丝毫同情你的意思。你只有靠自己寻找落脚的地方,攀爬的空间。这个时候,一个窄窄的石缝,小小的石尖,也成了你的一根救命稻草。就像人生这条路,每时每刻,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向上攀登。

一路上,走走歇歇,相互推着、拽着、拉着,绕着,终于到了江山庙,我们也就被悬在了半空中。

此生爬过多少座山,都不记得了。相比起来,这山应该是爬过的最陡峭的一座山。竹姐说,上山的每走一步,都是对自己身体的一次挑战,也是腿部发软、诚惶诚恐的一次,也是和大自然进行抗争的一次。

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处”,不错的,这里海拔950米‌,江山庙就在直立的崖壁上,远观其貌,环境幽静,如临仙境、景色宜人。可地势险峻,半悬在空中,一不下心,就会跌入悬崖,故又名悬空庙或小悬空寺。

据资料记载,江山庙为明朝所建,清同治8年重修过。庙宇坐北朝西,总长约20米,南北宽约4米,中间为正殿长8.4米,两侧各有一个配殿,长约6米,其建筑为砖木结构,两侧配殿对称。设有土炕和灶台。说明这里曾经有人居住过。每个殿都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石窟。正殿的石窟较大,庙院原有悬廊跳出崖壁,原有的悬廊部分只剩残木压于墙下。

主殿供奉着玉皇大帝,配殿供奉着两位下棋的神仙子,还有一位在旁边观看的樵夫。庙顶原有“灵感方域”四个大字。据说庙是邻村的刘家院人修建的。来历源于一段“观棋烂柯”的传说。

说是古时候相传玉皇大帝为体察民情,派了两位神仙下凡考察。他俩完成任务后打道回府时,路经此地,发现风光秀丽,堪比神境,禁不住在此小息,并下棋对弈。山下有位叫刘居正的樵夫,忠厚老实,自幼喜欢下棋。一天他上山砍柴,见到两位老者在此下棋,就放下手中的斧头和扁担观看,饥饿时不由自主捡起老者放在地上的桃核唆了起来,顿时觉得精神大振。一盘棋下完后,一位老者问年轻人,时间不早了,是不是该回去了。樵夫扭头看了一下天色,确已不早,回过头来只见彩云翻滚,两位老者早已腾云而去。再看自己的斧柄、绳子都有已烂掉,于是惊诧而归。谁知回到村里,村中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物是人非。经他讲述原委后才有年长者想起来,先辈曾流传说村里有人上山未归之事。一说这已经过去六十年啦。樵夫这时恍然大悟,原来下棋的两位老者是神仙,而自己也沾了他们的仙气。于是樵夫反身又上山,进去石窟后就坐化成了仙。

刘家后人为了感谢玉皇大帝,并纪念这位成仙的前辈,便修建了此庙。因玉皇大帝主宰的是天地人间三界,当地民谣也有“庙里棋盘无胜负,空留江山问古今。”故将此庙取名江山庙。

百度得知,‌“观棋烂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出自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讲述的是晋朝樵夫王质在石室山(后称烂柯山)砍柴时,偶遇仙人下棋,观棋片刻后返回人间,发现斧柄(“柯”)已腐烂,世间已过百年,亲友尽逝。这和江山庙刘居正的故事何其相似。我们没有必要去追究谁真谁假,但是,“时间在专注中悄然飞逝”,就像“白驹过隙”,世事无时不在变迁,这一点,也是现在每个人都能够深切体会得到的。

庙殿外,数盏红灯笼高悬空中,灯笼下人头攒动,香烟袅袅,许多信男信女在此烧香拜佛,让神灵保佑,万事皆顺,平安顺遂,这大概和庙上面原有的“灵感方域”,有一定的关系啦。

到这里来过多次的恩师说:你们看,下面是三龟驮庙,左边是青龙抬头,右边有猛虎下山。猛一看,还真是,三只乌龟从石头中伸出头,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青龙和白虎守护左右,形象、逼真。

恩师说,要看见雄狮卧顶,必须攀岩而下。于是,从没有路的悬崖峭壁慢慢下去,穿过斜坡上纵横交错的树枝,小心翼翼地下到半山,看见一大片开阔地。石头做了地面。而石头缝隙中,竟然奇迹般生长着很多植被,已泛出稚嫩的绿意。

坐在石头面上,朝着江山庙方向张望,我不觉惊愕:那双峰山,就是一头雄狮,昂首静卧。整个身子,就是整座大山。此时的江山庙,犹如一颗小小的珍珠,镶嵌在大山的当中央。

我就这样坐着,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静静地,任凭山风轻轻吹拂我的衣袖,吹乱我的头发——

江山庙,是一座道教庙宇。道教的宗旨是道法自然,顺从于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我们竭尽全力到此的目的,不就是在异样的风景中,追求内心的平静。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