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英雄黄继光(散文)

韩熙羽 1天前 5

黄继光,农历1931年1月8日生,家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135团2营营部任通讯员。1952年4月,随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由于他忠于职守,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第三阶段中,黄继光所在的135团2营与美军和韩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推进到0号阵地。0号阵地的美军凭借着由4个地堡组成的子母堡竭力抵抗,地堡机枪的密集火力封锁住志愿军进攻的道路。2营参谋长张广生向6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6连连长万福来组成3个爆破小组,实施连续突击爆破。但是,第1、第2两个爆破小组连续冲上去,两组战士全部壮烈牺牲,第3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战士又困在敌人阵地前。这时,离上级要求攻上高地的时间只剩下40分钟。时间紧迫,不歼灭0号阵地美军火力点,就不能全部夺回失去的阵地。张广生心急如焚。他明白,在天亮前如果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其空中优势及火力优势,反击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而且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首长,让我去吧!”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6连通讯员吴三羊、肖登良也一起请战。张广生立即将这3个人编成一组,指定黄继光为组长,去完成爆破任务。黄继光带领战士吴三羊、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3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3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在敌照明弹的光亮照射下,指导员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艰难地向前爬,就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

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起来,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黄继光已经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突然奋力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迅速攻占0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友们攻占0号阵地后发现,黄继光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主席请邓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对英雄的敬意。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革命前辈董必武为纪念馆题写了楹联:“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奋不顾身成伟业,纪极非常之事报功崇德显而触目树丰碑”。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基座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