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件有关的往事(散文)


人寂寞无聊时,就容易回忆过往的旧时光,在隐约残留的影子里找到自己的足迹。无论是快乐或是忧伤,都是随你一生漂泊的风筝,是切割不断的,如亲人之间的一封信,以及恋人之间的一封情书……

我的初恋是在大二,至今牵挂着我灵魂的是他的二百封情书。多少年后,他曾经当面问我:“如你我再也无缘,能不能退回给我写给你的情书?”我不是不愿意退还给他,而是那些情书已经随着我俩爱情的结束,化为了灰烬。我怎么能退还给他呢?

那年,由于家庭贫困的原因,我上大学时还没有手机,每次和家联系,我都会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公用电话亭打电话。虽然宿舍也有一个电话,但我不想在同学面前表现我的懦弱一面,不想把自己家的一些问题说给同学听。

每次给母亲打电话,母亲都会说等有钱了一定给我买一个手机。奶奶也接过茬说:“咱们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想买太便宜的。”

其实奶奶不用过多的解释,我也理解就我家当时那种情况还真买不起。因为大姑上大学的几年里的所有费用,还是我父母赞助的。印象最深的是大姑给家里写的每一封信件,一封封都放在奶奶那个宝物红木箱里,也有半箱子了。奶奶视信如命,总用枯瘦的手护着红木箱说道:“你大姑的信都是财富,是咱家的传家宝。”

那个漆皮斑驳的箱子里,整整齐齐码着大姑几年来求学的家书,每封开头都是工整的写着“亲爱的二哥二嫂”。当母亲念到“母亲大人可好”时,奶奶浑浊的泪会滴在信笺上,晕开经年的牵挂。我不知道奶奶所说的财富和传家宝是什么,我只知道每次大姑收到母亲邮寄的学费,刚开始会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每次接到电话,奶奶都会火急火燎说句:“挂掉!浪费钱呢!”

大姑听后也是心领神会,立马挂掉,以后也绝不会再打。三天后,她的信准到。告知钱收到了,还需要什么她都会写在信里。大姑给父母的信开头一句永远是:亲爱的二哥二嫂,你们好!家里一切都好吧,母亲大人可好?让你们费心了!你们邮寄来的费用我已经收到了,谢谢哥嫂的付出……

母亲每次收到大姑的信,都会念给奶奶听。奶奶听着笑着,眼睛里冒着希望的光说:“就等我闺女有出息了,为家里做贡献的那一天了!”大姑学的是医学,文笔一般的她,每次给我们的信仿佛都有说不完的话,有对奶奶的想念关心,有对母亲和父亲邮寄学费供她上学的感激,还有的就是对我们一家人的牵挂!听母亲念大姑的信,不光奶奶会不停地抹眼泪,母亲念着念着都会泪湿面颊。我和哥入神地听,就像此刻大姑站在我们面前和我们说话一样,非常温暖亲切。每次母亲念完大姑的信,奶奶都会反复看几遍,嘴里说着:“这多温馨实惠呀!电话即费钱又说不了几句话。”

无缘由地喜欢大姑的来信,在我心里那不光是信,而是一份感恩,一份牵挂也是一种亲人之间才有的爱的表达。

在这不得不说起我收到的第一封信,说是信不如说是情书。刚升入大二的一个炎热的夏天,那天早晨,我又和往常一样没有吃早饭就去上课,突然在班级里晕倒。被同学们簇拥着背着送进医院。昏迷中我不知道谁背我去的医院,事后有人告诉我是一个叫陈峰的同学。特别是在医院住院那几天,每天几个同学都来陪伴,其中那个叫陈峰的更是细心体贴地照顾,几乎寸步不离守候在医院病房。五天后,我出院那天,他开着个红色跑车来接我。红色跑车张扬地停在校医院门口,我看都不想看,就和几个女同学执意踩着梧桐叶走回宿舍。待所有同学走后,我在我的上衣口袋里,摸到一封带着消毒水味的信,我这才发现这个阔少爷藏着比跑车更炽热的真心:何叶,我喜欢你已经很久了!今晚七点半学校篮球场见。陈峰!

陈峰家是厦门的,大二时进入我班,是个十足的富二代。他很喜欢打篮球,对他有印象不是女同学叫他“校草”也不是女同学都把他当成偶像。而是有一次,我去食堂打饭回来的路上,路过学校篮球场他正在和一群同学打篮球,他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篮球不偏不斜地打在我的饭盒上。顿时饭盒瞬间掉在地上,一饭盒的白菜豆腐洒落一地。两个馒头叽里咕噜滚满了泥土。几个打球的同学都愣在那里,我对他们吼道:“谁扔的篮球!站出来!”这时一个皮肤白净,个头高高的男孩子跑过来帮我捡起饭盒说:“不好意思呀,是我扔的球。我叫陈峰。我赔给你!”说完,他手忙脚乱地翻兜,掏出一沓钱就要塞给我。那几个同学也跑过来,起哄道:“让他赔!他家里有的是钱!”

“谁用你赔!有钱就了不起吗?”我甩掉他的钱,接过饭盒狠狠瞪了那几个同学一眼,转身离开了他们。那天中午我没有吃饭,只对付嚼了几口干脆面。因为母亲给的钱都是有数的,如果花超了就会饿肚子。下午上课的时候,他和我坐在一起,反复说起打翻我饭盒的事,我理都没理他,直接换了一个座位。从那天后,我每次去食堂吃饭,他都会要给我买饭,都被我拒绝了。

接到陈峰的那封信,我对他更加厌恶。他不就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了吗?我甚至认为他是以故意帮助我,趁人之危。为此,我气冲冲地去了篮球场,准备把这封信还给他,我想当面告诉他,大学期间我不会谈恋爱的!

我去的时候,陈峰早已到了。他那天怀里抱着一个手掌大的小黑狗,说是一只流浪狗新下一窝小狗的其中一只,那只大狗连同它下的几只狗被一个大货车压死了,只剩下这么可怜的一只,他说他要收留它。那天我本想和他说的话,不知怎么就咽回了肚子里,并且把他给我的那封信也忘了还他。并和他一起,在学校的一角给狗搭了个窝,买了毯子又和他一起给狗买了羊奶和肠。每天下学后,一起去照顾狗。慢慢的我和他话多了起来,一起谈理想,谈各自的家庭。谈到他家庭,他和我一再强调他以后不会依赖家的,他要独立,他不会接管他父母公司的。他甚至和我说他要靠自己的双手养自己。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陈峰人真的很善良,几次班级贫困同学需要捐款,他都会主动张罗带头捐得最多,完全没有阔少爷的傲气。我对他有了重新认识,并且同意了和他交往。

陈峰人很浪漫,性格温柔就如我哥一样。我俩恋爱后,每次逛街出去玩,他都要给我买手机,说两个人以后联系方便。我都坚决拒绝了。我说:“相对手机联系,还不如写信更能表达情感。”或许正是大姑的信件,让我始终相信,信纸能托住最重的情意。

我和他讲起了那年,我大姑给我们家的来信。陈峰听后笑了说:“你家人好温暖呀!以后我就每天给你写信!”

从此,每天我的课桌抽屉里,总会躺着一封浅蓝信笺。为了给我写好情书,他特意买了钢笔字帖,练字钢笔字。后来母亲给我买了手机,有了手机给家打电话方便了。但我和陈峰联系也很少用手机,因为我知道母亲给我买手机的钱,可是她打了三份工,连续一个月没日没夜工作换来的,只是为了我与家联系方便,而不是用来让我谈情说爱的。再说了我来学校前,曾经和母亲表示不会在学校谈恋爱的。而且母亲属于很倔强坚强的人,她和奶奶的观点一样,即使搞对象也不能找有钱人,一定要门当户对!更不能找外地的。我知道母亲的意思,她和奶奶说过,不想让我以后远嫁外地,离家太远。所以,我和陈峰的交往一直都是悄悄地背着母亲的,我只想等我大学毕业了,领着陈峰一起回承德工作后,再告诉母亲。

陈峰呢,除非有急事会给我打电话,一般时候会一天一封短信两天一封长信,短信是三页,长信八页至十页。有时我会说陈峰:“成天见面,哪有那么多的话写给我呀!你真适合写小说。”陈峰回答我,他对我有说不完的话,绝不是写小说就能表达的。小说都是虚拟,我和他是真爱!他对我的情话一辈子也说不完。即使以后结婚后,他也会坚持写信给我,每天说爱我。

对于陈峰的信,我会细心收好。每天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我会拧亮手电筒悄悄躲在被窝里看。他的信有甜言蜜语,而多数是对我的关爱,甚至今天阴天下雨,也会写在信中告诉我“今天记得打伞,别再穿裙子。”“今天食堂的糖醋排骨,很像你笑起来的弧度”。还有“给奶奶的手表我挑了三块,你选最朴素的就好”。“昨夜梦见你成了穿白大褂的医生,在给我们的孩子念信”……

变故来得比毕业季更快,我和陈峰只交往了半年,母亲突然病逝。送母亲走那天,我烧掉了陈峰写给我的二百封信件。跳跃的火星里,浮现他教我叠纸船的模样……

几年前的一次同学聚会,我和陈峰邂逅了,他看着我犹豫了半天,向我走过来问候我,令我有些不知所措。后来没人时,他说起他的二百封信……我转头无语,忽然想起奶奶临终前抚着红木箱说的话:“烧了吧,都在心里呢。”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一段难忘的往事,就如路过的风景,皆会留下痕迹。

人生如寄,唯有墨痕长存。那些未能成真的誓言,那些中途散落的情书,最终都成了渡我们穿越岁月的舟楫。写信时代,已经过去。但信件留下的温暖,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无论是大姑写给亲人的信,还是青涩时期,爱情的信件,都是我们人生过往的一份美好记忆……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