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于一个人而言,认识一座山是需要时间的。世间的山脉太多,每一座山就如世间行走的人群,都有不同的秉性。世间的山脉不能相遇,相遇的人却有着或多或少的缘。我与山的缘,是一生都走不出山水的环绕,心里永远都抹不去山水的情怀。
一座名山常常被一个巨大的光环笼罩着,人群之所以被吸引而来,是人们笃定会得到那份光泽的普惠。一种景仰让人群变成朝拜的善男信女,从天南海北,不顾千辛万苦,接踵而至。
天门山是这样的山,更是载入历史名册的山。它海拔1518米,是张家界极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之一。自古以来,天门山不仅以神奇独特的地质外貌和秀美无比的自然风光而令人瞩目,更因其深远的文化内涵与异彩纷呈的人文盛景闻名遐迩,被尊为张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有湘西神山之说。
天门山寺,静静地矗立在高耸的山巅,那是一个坚强影子与孤岩形成鲜明的映照,引领着千千万万的人,走向天穹之中的兀顶。这里所散发出的磁力,足够让千里之外的人们为之而奔来,也让走上山路的人们不轻言放弃。古寺淡雅清幽,气势磅礴,可谓“天域佛国”。身为湘西的佛教中心,天门山寺引得四方朝圣者前来,在此静神养性,沐浴心法。山即一尊佛,佛即一座山,佛的存在是和谐,是万物共生,我对于一座山的认识即是从这里开始。
晨光在山川间如白莲花便绽裂开来,在抚慰着渐渐萌动而生的众生之气。喧嚣的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是沉重的俗生之体撞击大地所发出的杂响。萦绕天界的梵音在每一个心灵间回荡着,山的脉搏已经连接起血脉的起伏,将浮躁尽数拂去。山在前方,高大的身影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在唤起每一个人心中的热望。
我们这些步行者为了同一个目的,在此相遇相近,那时光深处的美妙如甘泉一样涌出,纯净与高洁让我们与之融入一体,一起呼吸着这里的空气,一起相携着走向山界。近在咫尺的天门山无声地接纳着我们,以无限的宽容与大度,敞开了它的怀抱。充满感激的我们,都激动万分地翘首以待一个神奇的诞生。
天光下,山峦的褶皱好像是一道道细密的年轮。这些褶皱里所藏着的惊喜,被一层层地剥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日子,我们循着天门山绵延不断的水脉,一路寻来。湘西大地水系纵横,总要归结于一条条河流与湖泊之中。随着水脉而行,便可抵达一个个村寨。山峰的模样被改变着,盘山的梯田,那上面的绿被有规律地刻画着。时光便是一杆画笔,在精心地临摹着每一个生命的优美姿态。
行走与飞翔完全是两种概念。当我乘坐在天门山的空中缆车,向山中飞驰而去,心中升腾起的渴望,让我真正地感受到朝拜的全部意义。山势高峨,宛若那永远不能改变的神灵伫立在那里。那是一个伟岸的身影,具有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我的身后是繁盛的人间烟火,在助推着走向自然之空灵,自然之鼎盛。自然之性是完全通灵的,那是我所敬仰与膜拜的,在自然之间行走,去参悟、去彻悟。在时光面前,我们永远都是跋涉者,一生注定要为心中的追求而跋涉。
二
山势高峻,缆车的线路牵引着我们的视线一直延伸到山岭的深处。一个个车厢像是被穿起的一个个愿望,向山顶进发。车窗明净,各个山峦迎面而来,在不停地变换着姿态,在不停地展示着那份健壮。
竹林、溪流、房舍以及在田园里耕种的人们,在云雾下生活的画面是很有层次感的。当缆车冲破了一团浓重的雾霭,山势陡然一变,变得异常凌厉起来,仿佛有谁持着一柄利刃,将大地猛地剖开,一条峡谷就这样在线条浑圆的群山间横空出世。深不可测的峡谷,巉岩凸起的峭壁上,隐约可见的栈道上,在上面行走的人们,像一只只小蚂蚁一样,在攀援着。那万丈深渊被一层薄薄的云雾覆盖着,让人不敢看下去,怕看到底会惊骇到小心脏。只觉得脚底板升起一丝丝的凉意,并且迅速地爬上心头,又充盈到脑子里,麻酥酥地控制着神经,让人大气都不敢喘。
向上看,只能向上看。有一对翅膀从身边飞过,知道是只苍鹰,我去不敢转动脑袋去观察。正对面的悬崖越来越高大,好像要迎面砸下来似的。当我一跃而过的时候,心里不禁猛然收紧。那个瞬间,我看清那崖面绯红,而且是一层层细密的岩层,好像是一部厚重的书籍。说它是记载山川所有秘密的巨著是不为过的。遥想亿万年来,不知道有多少生灵都将尸骸埋葬其间,或化为泥土,或凝聚成化石。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天地轮转,那些过往的生命,却在时光中得到永恒。
一派霞光辉映中,有人惊喜地喊着:“快看!快看!天门,是天门!”把我从沉沦中唤醒。
我忙看去,一方长长的天门,在云雾中豁然闪现出来。仿佛是一只刚刚睡醒的天眼,慢慢睁开,在凝视着这尘世的腐烂与新生,繁荣与枯谢。
天门开,天门开,这扇天门为我们打开,怎么不让人欣喜万分呢?这些日子,天气非常的不好,昨天还在下雨,夜里淅淅沥沥地敲击着房顶的瓦片,好像是敲在心上。客栈里所有的人都在秉持着一个静态,无语于外面的世界,不由谁烦言,这是怎样的一种拒绝,在阻挡我们的脚步?
此时此刻,所有的忧郁与担心都化为乌有,与云霞升腾而去。阳光穿射而来,光线至天门穿过,云海翻腾的壮美在演绎山峦间的亘古传奇。
我不由地嫌缆车太快,奇绝的景色还没有看够啊!这一瞬间的美丽,实在难遇,足可让人牢记终生。
三
迫不及待地下了缆车,与观景台上定睛瞻望。缠绕在山间的白云,好像是洁白的腰带。覆盖在山尖的雾团,又像是白毡帽扣在上面。一阵风来,一团团白云朵如同散落的羊群,被鞭儿赶着,密密麻麻地奔来,从人们的身体缝隙间挤过去,又奔去远方。
山顶的通天大道,有十几里那么长,一直横跨整个山巅。视野里的树木,时而清晰可见,时而模糊不清。摇晃着树叶哗哗作响。此时是春季啊,在北方可是残雪消融,春寒料峭的时候,而这里所展露出的春意是令人称奇的。长满大树叶的树木是很多的,却也有刚刚萌芽的树木,在一处栈道旁,我看见一片盛开的杜鹃花,鲜艳芬芳,让人爱也爱不够。一年初始,在天门山虽然不明显,却有高度的体现。
弯曲的人工栈道,有木板铺就的,也有依山开凿出的山道,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有的人走山道,会觉得脚踏实地,心里稳定一些。而走蜿蜒的木栈道,那是架设在空中的,会离那些辽远的自然景观更近一些,去俯瞰远处的城郭以及山脉走向,会觉得心魂飘荡,其实需要些胆量与定力。
时间如同这里的岩石,坚硬得很,没有一点点的柔和,不小心碰一下,会引来疼痛。我们团队的上山时间,不是无休止,无限制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赶完该赶完的路程,没有人可以替代你,一切都需要你的努力。脚步匆匆,没有人肯在一个景点停留很长时间,走完这个景点,便立即奔赴下一个景点,大家都在向前赶,尽量让时间充裕起来,不至于那么的紧张。
走到一处上行的栈道,越来越陡,越来越窄,并且在树丛间绕弯,不小心会踢到脚尖,碰到腿弯,有时候,还会碰到别人的脚后跟。栈道边的铁链是唯一可以信赖的,铁链上的冰冷已经被手的温度给焐得不是那么凉,甚至觉得温热。手手相握,这条铁链在我们的手里相传着,似乎把那份陌生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来到了天门洞,没想到,这里竟然是那么的开阔。在下面看到的那份渺小,在视觉空间里充盈着。高高的洞顶之上,有一大块白色的岩层,与周边的岩石完全不同。听导游介绍,这是两年前,那里塌落下一大块岩石,时间是在清晨六点左右。那时候,游客还没有上山来,所以,没有引起什么事故。
这座山是有情的。导游这么说,大家也认同这个说法。我留意到在不远的地方,有个更大的地域,那里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石头,估计都是从上面掉落下来的。那里已经被钢网遮挡起来,是不能进入的。
天门山寺在另一座山顶,有栈道通向那里。我曾经去过几座佛教名山,与之相比,这里因为散布的广袤与地势的艰难,天门山便显得香火清冷。一尊佛、一神龛、一香烛、一僧人,把这份清冷推向了极致的巅峰。也许无限的虔诚会化为一条圣洁之路,信念延伸而去,让所有的坎坷化为坦途。朝拜的香火在云天之上,历经风雨,不正是神祗对朝圣者的一种点化吗?
站在这里就可以看见的佛殿金顶,通体透彻,仿佛那是佛的金色肌肤,仪容整齐,目光清净,浑身散发着祥和的气息。光辉已经照耀到整个山顶,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从红尘之中解脱出来的修行者。
我向那里走去,天门发出沉重的开合之声,这道门已然真的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