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有机农业有利吗?”
我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在问我:有机农业有利可图吗?他可能想了解有机农业的境况或者是打听我所从事的这个极具争议的行业的真实情况。有利可图大概是被看作了贬义词,因为与唯利是图接近,所以他问得很含蓄。
我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在我接触的农业企业里,真正赚钱的凤毛麟角。当然,农业生产的是基础民生物资,本来就鲜有赚钱的。
“何必言利呢!”我笑着回答说。我引用了《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的一句话。
事实上,有机农业是在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极端利益的条件下产生的,其目的就是解决现代化学农业以损坏生态环境、截断子孙后代生存资源环境下产生的。1909年,美国农业部部长富兰克林·H·金组团考察中国、日本、朝鲜的农业生产,因为美洲大陆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人口迅速增长,加上化肥的大量使用,原本满是黑色沃土的新大陆变得贫瘠,很多土地走向荒芜。他们是来取经的,他们也取到了真经。富兰克林·H·金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四千年的农夫》,阐述了中国农业经历四千年经久不衰的原因,形成了有机农业的启迪思想。
《四千年的农夫》描述了中国农民将畜禽粪便、人粪尿、作物秸秆、河塘泥、灶炕土、老房子的墙土、绿植甚至动物尸体都作为肥田的物质,从而保持了农业几千年的持续发展。他所说的这些事情在过去的中国农村普遍存在且随时发生,勤劳的中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在为生产、丰产而 努力,即使牛羊拉在道路角落的粪便也会捡了回去,有个工种叫‘拾粪’,就指的这个活路。人吃粮食、人粪尿还田的简单循环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伟大发现。富兰克林·H·金的书我全面拜读过,应该算是报告文学,或者就是一份调查报告,在欧美国家也许是一个重大发现,但在中国确实是妇孺皆知的事情,远不及我国北魏时期刘思勰著的《齐民要术》。
但不管怎么说,有机农业的思潮就因此而开始了。虽然有机农业的的确确属于出口转内销,虽然有机农业属于美国人拾中国人牙慧的事,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却也蓬勃地发展开来了。
有机农业规定了在生产中不能使用转基因产品、不能使用化学肥料、不能使用化学农药、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给动物也不能使用生长激素,要用自然、生态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自然和人为的区别就是庄子说的那样:牛马四足为自然,络马首穿牛鼻,是人为。转基因就不用说了,可以把鸡肉蛋白转入到西红柿里,直接形成鸡肉西红柿,把抗虫的基因转入到玉米里,形成抗虫玉米,虫吃了玉米叶虫就死了,所以不用打农药,但专家始终不能给那句灵魂追问一个满意的答复:“为什么虫能被毒死而却毒不死人?”
化肥,也就是化学肥料,一个叫李比希的德国人发明的,他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在最早的60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有42人是他徒子徒孙,可见他的影响力有多大。化肥在农业生产的增产上起到的作用超过了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创造了‘卫生田’的美誉,人们可以不在与臭气哄哄的人粪尿打交道、不在与蝇虫为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的科普小说《寂静的春天》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虽然她主要讲述的是农药的危害,但其实化肥的危害也在其中,大家都知道木耳是长在木头上的、食用菌是长在棉籽壳上的,就连狗尿苔也是长在道边的树根旁,没有那个菌类是长在化肥上的,甚至没有那个食用菌生产过程要施用化肥,微生物离不开有机质,生命是从微生物开始的,生命也离不开微生物。中国有句俗话:‘大虫吃小虫吃了不腰疼’。简单讲:鸟吃虫子、虫子吃更小的昆虫、小昆虫吃螨虫、线虫,螨虫、线虫吃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吃细菌、放线菌,生物界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形成生物链,高等生物吃底等生物,低等生物吃更低等的生物,没有了畜禽粪便、人粪尿、作物秸秆、河塘泥、灶炕土、老房子的墙土、绿植、动物尸体等的还田,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变少、种类变少,生命过程就这样变得越来越单一,绳在细处断,于是越来越多的生物、动物濒临灭绝,形成了寂静的春天,这种寂静是阴森恐怖的、这种寂静是寂寞可怕的,就像你独自一人踏上了月壤,满目都是荒凉的沙石,没有一点生命迹象,而你还没有了回程的车票,你是享受这种壮举呢还是满心的无奈和悲凉!
我是亲眼看到过化肥杀死蚯蚓的过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化肥使用在中国突飞猛进的时候,也是化肥替代有机肥的初级阶段,因为原来的土地大量的使用有机肥,可见的生物——蚯蚓非常多,那时的蚯蚓又粗又长,和小蛇一般,俗称地龙,北方人怕蛇,而蛇又称小龙,于是,我们一样的小孩子就把挑衅、杀伤蚯蚓当成了较勇敢的行为,虽然有点打猫练虎胆的意思,但作为孩子似乎也无可厚非。化肥撒在健康壮硕的蚯蚓身上,蚯蚓鲜嫩粉红色的皮肤瞬间破裂,喷射出白色的液体,那是蚯蚓的血。三五天后化,当人们踏入播种后的田块时,到处可见蚯蚓的僵死,不知道是因为太多鸟雀食之不尽还是他们不吃被化肥污染过的尸体。那时我还是八九岁的小孩,经常帮大人点化肥,最快乐的事就是给肥大的蚯蚓身上扔化肥,看着蚯蚓在地上歇斯底里的挣扎,看着白色的液体射出,心里象杀死害虫一样的快乐,因此也常常受到父母的批评,但似乎不是因为杀害了蚯蚓而是因为没有把化肥点在种子近旁浪费了昂贵的肥料。蚯蚓是那时候土地里最常见的生物,杀死蚯蚓实在是见惯不惯的事情。现在的土地里蚯蚓的数量几乎是屈指可数的了,因为化肥、因为农药、因为高速旋转的旋耕机齿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词现在的孩子大概读不懂了吧,没有了蚯蚓就没有了青蛙,呵呵,寂静的春天啊!
有一种鸟叫朱鹮,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物种,在陕西洋县发现后建立了保护区,保护区内及周边不得使用化肥、农药,因为朱鹮的食物是蚯蚓、小鱼、小虾,这一规定现在还在执行着,这也使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仅剩七只的朱鹮现在已经有了上万只,因为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洋县也成为了中国首批有机农业示范县。
人类的每一个发明创造都是为了人生活得更加轻松,但人的贪婪让很多发明创造无底线地极限使用。化肥的使用已经进入了持而盈之、过犹不及的时段,但因为惯性、因为侥幸、因为贪婪,人们依然无所不用其极超量使用以求高产。
道家的方法是:‘不见可欲使人心不乱,是夫知者不敢为。’这里‘不见’是不展现、不出现的意思,后一句的意思是即便智慧的人、知道的人也不敢去做,这是从根上就断绝了思想。《庄子》天地篇: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佚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这个故事明确的展现了一个道家为保持纯白之心的不展现、不去做,我无限地尊敬这位道家的厚道纯白,但我又怀疑他阻碍了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人类就在我这样的思想挣扎中前行着。有文献报道: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当时他已经意识到塑料袋将带来的危害,于是要求老板在他还没找到可降解的方法之前,不可以让塑料袋上市,他的老板答应了,但是他的老板在利益的驱使下违背诺言,于是这位伟大的工程师为了捍卫自己尊严选择了自杀,这是一位很有责任感的科学家。但即便到现在,人们还在厌恶与不舍中挣扎着。
有机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一种反思和回补,它不反对现代科技的有益成分,它只是对抗那些明显已经带给人类生存威胁的技术和方法,但它的思想又区别于道家思想样的绝对,比如化学农药是绝对的禁止使用,但需要说明的是有机农业不是绝对不使用农药,天然成分的农药、生物农药都是可以使用的。有机农业的思想是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的思想,追求的是植物的不生病,通过培养健康的土壤、提供均衡的营养、科学的管理让植物不生病或少生病,然后辅以简单的药物,这个在化肥、化学农药出现前的农业生产中已完全证明可行,现在的有机农人只是继续践行而已。
有机农业专家常具的一个实例是:原生森林没有使用化肥、没有使用化学农药照样长得很好。这个我不敢苟同。原始森林没有经济压力,没有效益预算,是自生自灭。农业要效益,植物有负载,一个长期从事超负荷的人容易生病早衰,一个符合超重的植物同样容易生病早衰,这是自然规律,所以,不能用这样的事例误导生产者。
但现代农业很多环节是利欲熏心的,施用肥料恨不得把植物根包裹起来,有一种填压式喂鸭方法,人掰开鸭子戳瓢样的嘴巴,通过饲料泵把配备好的饲料球打入鸭子胃里,然后随手扔出去,鸭子嘎嘎地扑棱着翅膀飞也似的逃走了,不知道鸭子会不会厌弃它那便于和机器对接的嘴巴。还有大家都在抱怨的又厚又硬无汁无味的西红柿,最初使用激素刺激坐果是为了解决越冬西红柿无法授粉的问题,那是温度低,植物没有花粉,现在确成了一个便捷的生产方式,使用激素刺激坐果,成功率高、刺激时间一致、果型大小一致、成熟时间一致,好管理,商品性好,几乎和机器制造差不多,现在很多果实都在用,硕大的洋葱头、硕大的大蒜头、硕大的洋芋、硕大的萝卜、硕大的胡萝卜、硕大的桃子…….如果给一个人配上硕大的头而身材不变,我们肯定觉得他是病态的,至少是不正常的,一个细小的枝条挑着一个硕大的果实,在人看来是硕果累累,在植物,难道不是病态,而且硕果累累真的是植物之累。受伤的植物会产生植物碱来防御外敌,受伤的动物会产酸对抗伤害他的人,这些都是毒素,是动植物出于自身保护毒杀敌人的自我防卫,是无言的对抗。
植物激素的使用,让农业生产变得简单轻松,植物的果实变得整体划一,这是现代的拔苗助长技术,促根、促芽、促花、促果、促变色、促成熟、促休眠,等等,但营养呢、安全呢?!现在有很多无籽产品:无子西瓜、无籽葡萄、无籽桃子、无籽南瓜、无籽西红柿、无籽樱桃、无籽鸡蛋、无籽牛奶,我的概念是:凡是不能发育下一代的都是无籽,硕大的桃子的桃核里的桃仁要么是扁的要么根本未发育,笼养的鸡蛋绝对孵不出鸡娃,听说牛很长时间不生牛犊还在挤奶,这也被我归到无子里了,虽然有点牵强,但大家都明白,孩子大概母乳喂养到十个月以后就要断奶,固然是为了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着想,但何尝不包含有母乳营养变差的因素呢。
再补充一下无籽西红柿的内容:无籽的时候就不会有羊水,动植物应该是一样的,羊水是幼小生命的保护液,也提供着营养,既然没子了,很多围绕产子的物质都不在产生,要知道,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无怨无悔的将最好的物质供应给他的下一代。
还有一个关于无籽的问题:人们常说吃啥补啥,脚崴了要吃猪蹄子。营养学老师解释说:猪蹄子能提供大量的胶原蛋白,确实有利于伤势的快速恢复,就和缺钙吃钙片、缺VC吃维他命一样。现代农业形成的众多的无籽产品,可能就存在着不含生子的激素或其他促进生命延续的物质,年轻人常吃这样的东西,是否会导致没有结婚生子的欲望,毕竟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激素传导刺激的结果。如果是这样,父母就不要责怪孩子不结婚,社会就不要嘲笑那些大龄的剩男剩女。
有机农业就是想防范和解决现代农业引发的这些小问题。科学也在不断的证明:未被贴上‘营养标签’的很多物质反而是健康的真正密码。现代农业所提供的高糖超甜、高蛋白、高脂肪产品其实是饥饿时代的需求,有机农业生产的有机食品从生命的本源出发,酸甜苦辣咸都有,以生物多样性应对生命百态,这才是有机农业的价值。
如此,回答我的朋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