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送亮(散文)


喝了几杯薄酒,便有许多倾诉欲望,却无可倾诉对象,只得记在此处,留作纪念。

我们错过了很多的重要时刻,但转念想到我们错过的是永远,这也就不值得遗憾了。我们总不知道哪一面会是我们最后相见的一面,所以才会有许多遗憾。

若我们有重逢的缘分,应该值得把错过的时刻都细细描述一遍,如同亲历;若天不应许,在我命途终结时,我会由你数落我的不是,因我而不得和好的过错,再不倔强。但种种都只是设想,上帝是个拙劣的小说家,前面留下的伏笔常常忘了填坑,甚至于拖更,烂尾。而成为无结局的悬念。

我不爱拍照,总觉得相机很难留住眼中所见,亦不能表述我的情绪,我的所思所想。却喜欢用文字去描述当时的场景、心情,我亦明白,此时的情绪如同东流之水,再难缅怀,日后再翻看此页,仿佛刻舟求剑,很难有同样体会。那就把它当做我人生中的锚点,提醒我不要忘了那些时刻。那些刺痛,感伤,触动,让我误以为自己是脆弱的,但我常常因此而更坚强。因脆弱而生的坚强更坚韧。

此时,我觉得无比的安然和满足,不同于欲望满足后的安然,而是无所求,满足于现状的安然。

欲望满足后是空虚,欲望得不到又躁动难耐。

无所求的平静能看见自己的心、自己的身体,仿佛抽离思绪从更高处看向自我,得或失去在此刻并不重要,如同小说中的角色,或有喜悲,却同春风拂面般踪迹无存。

买了些零食,蔓越莓味的啤酒,但厂家既没有调出蔓越莓的口感,也失去了啤酒的味道,寡淡地像开盖了很久,亦很吝惜蔓越莓汁,很适合清淡的口味。但在忙碌的一天之后,能躺在沙发上,无所想,亦放任思绪,信马由缰,更是难得的享受。

日光之下,更无新事,近日都在上班,通勤路上的桃花由稀疏变得繁茂而至于凋零,更变成翠绿的枝叶,在夜光下更觉得烂漫。多少次我想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景致,却不肯停留,我以为是工作忙碌的缘故,其实内心终于明白,照片并不能留下这一刻的美好与我内心的触动。我所能有的只能是此刻与此刻的追忆。我们始终在倒放自己的记忆录像带,却误以为是实时播放。我有些伤感,因为花的凋零或是春天的消逝,我无法常驻此刻的美好。但明年桃花会开的更激烈,所以我又有些期待。

清明节给父亲送亮,路旁翠绿的山水尤其给人清新的触动。因为常受北风,忍受萧条更觉这温暖的可贵,天气温暖到有些炎热的地步,但又觉得这温暖如同十八九岁男孩子的热情,并不酷热。反让人感觉到热情和真诚。

每年送亮都在冬季,大雪封山,于无人迹的雪地中翻山越岭更让人觉得孤寂和天地苍茫一色,我独自前行,世途难行,又不得不咬牙走下去。从深雪中拔出脚步,一步便是一个深印,这条孤独的脚印慢慢蜿蜒向远方,又慢慢挪回来,只有些不屈的青竹伫立在深雪中见证。雪漫千山,归路何处?

父亲的坟到如今已有二十余年,坟上的青竹已生的格外茂盛,除了堆砌的石头,已很难看出踪迹了。也许死亡才是活着。但我知道我不会走错地方,但是更遥远的之后了,还有人记得吗?又有谁记得我?但我并不觉得悲伤,死亡是一场长眠,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人生好像蜗牛角的露水,或者春天阴山的薄雪。

但我此次回去却是在天气晴朗的春日,春草萋萋,春水漾漾,在山与山之间,坟在田边,田中有人播种,亡者在此安眠,稻草人静默不语,要不了多久种子会钻出土成为嫩芽。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躲藏风雪。在这大山深处,遵循着这样道理不知岁月矣!我与此处路过,少有人迹的路径已长满青草和荆棘,回望父亲的坟墓,已被山峦遮住了踪影,只余一抹浓绿,几声鹧鸪,脱下外套,更觉得轻松,仿佛春游一般,而我终于放下的芥蒂,我生于此长于此终将埋于此地,与我父亲为邻。

托体同山阿呵!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