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高中同学马平 (散文)

苏羽夜 8天前 44

清明这天下午在家忽然接到一则只有四个字的信息:“马平走了。”再接着追问时没有信息回复了,或许是人家正在上班没时间回复。上月九号的一次同学聚会时马平没来,听说她在住院,前几年就听说她身体有恙。这几年只要有同学聚会她都会来参加,高兴时还能陪大家喝一点白酒,和以往一样,见人就是一脸春风,嫣然一笑,跟谁都友善。上学时就这样,很受大家喜爱,同学们也都愿意跟她谈笑、开开玩笑,她也从不会生气、当真。忽听得这则不好的消息,起初是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赶紧四处打电话核实情况。过了半小时终于得到最新结论:马平同学于清明这天上午11点离世。

确认这个消息时心中很难受,班上已先后有好几位同学因病或意外去世,马平这样的人不久前我们还一起参加同学聚会,还有说有笑,她怎么会离开我们呢?我将这则消息在同学群发布,随后便有几位同学打出了“马平同学一路走好”的词语。

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好几位同学都是追问:“她家在哪里?我们怎么去送她最后一程?”大家的心情跟我一样,班上已走了6名同学,前面几个也都没都没有统一组织去吊唁,这次该如何操作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有同学在微信群里发出了“有谁能组织一下同学们去送马平一程?”的意愿,第二天上午七点多我在同学微信群贴出了统一前往吊唁马平同学的倡议,很快便有几个人参与了接龙,截止上午九点钟已有超过20名同学报名去。我立即在电脑上将吊唁的流程文案发在群里请大家统一一下意见。有人建议要写个悼词,我立即又将悼词写出来发到群里,几番修改后有人提出:“悼词不能读,不能开两次追悼会。”但发在群里大家都已看到,也都表达了同学们的心声,读与不读也算是有了这个流程。

我们是1980年9月入大道中学高中班,根据班上同学考试的成绩,马平被选为副班长。同学期间交结不多,但相处融洽。课堂上的马平是认真学习专心听讲的,课后的马平是被同学们追捧的。她长相好看,秀气,也是班上公认的班花。1982年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南北、成家立业,直到毕业24年后的2006年同学们才又开始了聚会,共话当年同窗谊。

2010年我在地方海事工作,被单位抽调到人民北路居委会搞人口普查,恰巧与马平的姐姐马爱云编在一个小组,相互聊天时才知道这层关系。马爱云是个很能说的人,文化不高,每天与我聊天时都会聊到她妹妹马平,直到那时我对马平才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人口普查期间我与马爱云分工明确,由我做书面的资料,她跟我外出入户走访由她敲门,由我做记录。人口普查快结束时,李怀根书记请我帮他打印材料,我一看是上报先进个人的,上面没有我们的名字,我便按原来的样式重新写了一份,把我和马爱云的先进事迹加了进去,结果惹得居委会的几位工作人员一番友好地嘲笑:“看见过不要脸的,还没遇到过这么不要脸的。”李书记看到后跟我说:“你们俩的工作确实是有成绩的,把你们报先进我没意见,后面的扫尾工作你必须保证完成。”“李书记,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就这样,我和马爱云顺理成章地被评为人口普查先进个人,对单位也有个好的交代了。

过了几天,马爱云风风火火地又来到居委会,我逗她:“马爱云,我们先进个人的奖品发下来了,在后面阳台上,你去拿。”她找了一会,只看到一只大纸箱,没有看到什么奖品。我说:“就在那个箱子里,里面都是奖品,你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她翻开一看,原来是一箱子计生用的避孕套,她猛然明白过来,涨红了脸骂道:“你个混蛋,我用不到这东西,都给你带回去用吧。”惹得几个女同胞把眼泪都笑了出来。

跟马爱云在一起人口普查的那段时间里大家都处得很开心,因为她是马平的姐姐,平时我也把她当姐姐一样地尊重。

马平儿子熊峥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她找到我,我让他儿子来我工作的单位地方海事处来上班,后经面试,他的意愿是为了考取编制,道出了在此地不会久留的意思,单位的人见他这个态度也就不好再挽留他了。为了能让他来我单位工作,我还特地跟领导说熊峥是我的干儿子,马平也半玩笑半认真地跟我说:“你干儿子的事你要负心点啊。”可惜在那件事上没帮到他们。

2014年许贵艮同学50岁生日请我到他家去,正巧碰到马平,当时她在医药公司上班,与我家只隔了一条马路,见到她时我问她是否跟我一起去,在我一再要求下她便坐上我的电瓶车跟我一起来到许桂艮家。路上她问我:“出不出人情啊?”我说:“出不出人情没你的事,我们是俩口子,只要出一份人情就行了。”厚道的马平笑着说:“好的,那就跟你后面去混饭了。”

到了许桂艮家,他看到马平跟我一起来了,显得很高兴,我说:“老同学,今天我们俩口子一起来祝贺你50大寿。”

马平这个人在我们班这些同学中跟谁都能处得来,见人就是一脸的笑,满脸的春风,给人留下特别亲切的印象。也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但很随和,从不见她与人争执。同学聚会她只要没有其他事情与之冲突都能如约而至,如果看不到她来,每位同学都要查点她,这就是她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

前几年听说她生病去了外地治疗,后来的同学聚会她还跟以往一样与大家有说有笑,也有同学询问她的健康状况,同学们在喝酒时也都不再劝她,在不言自明的氛围中默默地对她关照着。直到3月9日同学们再一次聚会,听说她住院了,其实那时候她行动还是没问题的,但她没来,我们知道马平是个爱面子的人,她住院期间显得很憔悴,平时她都是以自己最好的一面示人,她不会把自己憔悴的一面带给别人。

听说马平走了,我打电话请范熙普同学打听一下,他直接打了马平老公熊良成的电话,婉转地询问情况,得出的回复是:“马平临终前交代,别惊动同学们。”按照马平的为人,大家听说后都为之动容,这位同学在自己生命的终点还在为别人着想,不愿耽误大家的时间。

清明后一天的下午,20多名同学齐聚原来的母校旁边集中前往马平原先结婚住的乡下老屋,同学们看到似睡着了的马平发现她瘦了很多。马爱云看到我和同学们时很是激动,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转身对冰棺里的马平说:“马平啊,你的同学都来看你啦,你怎么不起来接待同学们的啊。”此话一出,几位女同学都哭了,男同学也一个个红了眼眶。

马平的老公熊良成邀请同学们在马平出殡前一天晚上去赴宴,我们去了17名同学,再一次瞻仰了马平的遗容,看到马平靓丽的遗照不由得感慨万千,悲从中来。宴席开始,熊良成来跟同学们打招呼,开头只一句就让大家心中难受不已:“我对不起同学们,没能留住你们的马平同学......”这句话再一次让所有同学都红了眼眶。

马平同学,你是我们班级的骄傲,你见人时总是带着那温暖如春风的笑容。还记得校园里的你,课堂上你认真聆听,操场上活力四射,同学间无私帮助。你那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态度一直是同学们的榜样。

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你展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毅力,让我们无比钦佩。在你康复期间还坚持每次参加同学聚会,将最阳光的一面留给大家。临终还不忘交代家人,别惊动同学们,大家听了这话都禁不住泪水长流。同学们都不会忘记每一次的聚会都会有那么多的人问起你,没了你的聚会大家都觉得少了一份开心。你用自己的坚强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长度,更在于它的宽度和深度。你的善解人意带给大家的不仅是美好的回忆,还有永久的怀念。你的离去让亲人悲痛欲绝,让同学好友黯然神伤。你的丈夫失去了一位好妻子、你的儿子失去了一位慈爱的母亲,你的朋友失去了知心的伙伴。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你的日子,那些曾经与你共同欢笑、共同生活的人该如何面对这份空虚。

马平,一个如此善解人意的人就这样走了,一个当年的班花凋谢了,尽管她不愿将她病态的面容展露在同学们面前,她一向活得端庄,活得优雅,一个典型的淑女型美女,在同学们的心目中马平永远是我们班最美的女神。

马平同学,你永远活在同学们的心中。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